粗猛的意思、粗猛的詳細解釋
粗猛的解釋
粗魯兇猛。《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載》:“賊将皆粗猛無遠略,既克 長安 ,以為得志,日夜縱酒,專以聲色寳賄為事,無復西出之意。”《明史·黃得功傳》:“ 得功 粗猛,不識文義。”
詞語分解
- 粗的解釋 粗 ū 疏忽,不周密:粗心。粗疏。粗略。粗率(刬 )。 不精緻,工料毛糙:粗糙。粗劣。粗料。粗紙。粗糧。粗制濫造。去粗取精。 長條東西直徑大的:粗大。粗壯。粗重。粗實。粗線條(a.指毛道粗的線條:b.
- 猛的解釋 猛 ě 氣勢大,力量大:猛将。猛士。猛烈。勇猛。 忽然,突然:猛然。猛省(媙 )(亦作“猛醒”)。猛可(突然,陡然)。猛不防。 嚴厲:寬以濟猛。 兇暴:苛政猛于虎。猛禽。猛獸。猛戾。猛悍。 古哺乳動物
網絡擴展解釋
“粗猛”是一個形容詞,主要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粗魯、兇猛的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行為、性格或外觀上表現出的粗犷、魯莽且帶有攻擊性的特質。常用于描述人性格急躁、舉止不細緻,或事物具有強烈的沖擊力。
2.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資治通鑒》提到安史之亂中叛軍将領“粗猛無遠略”,指其缺乏謀略且行事魯莽。
- 《明史·黃得功傳》稱黃得功“粗猛,不識文義”,強調其武勇但文化修養不足。
3.使用場景
- 人物描寫:多用于形容體力強健、行為粗野或性格急躁的人,如武将、莽夫等。
- 事物描述:可指自然現象(如狂風暴雨)或藝術風格(如粗犷的筆觸)的猛烈感。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粗犷、魯莽、兇悍
- 反義詞:文雅、細膩、溫和
5.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當代用法中,“粗猛”偶爾帶有褒義,如形容運動員的爆發力或藝術作品的強烈表現力,但多數情況下仍偏貶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例句或用法,可參考《資治通鑒》《明史》等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粗猛是一個形容詞,最常見的意思是形容物體粗硬、強壯有力的特點。以下是關于"粗猛"的具體内容:
- 拆分部首和筆畫:粗猛的拆分部首是糸(纟)和羊,筆畫數為8畫。
- 來源:粗猛一詞的來源難以考究,但可以推測它來自中國古代的軍事領域,形容壯碩勇猛的戰士。
- 繁體:粗猛的繁體字為粗猛(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
- 古時候漢字寫法:粗猛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會采用相同的部首和筆畫。
- 例句:他拳頭粗猛有力,一拳就能打穿沙袋。
- 組詞:粗猛可以搭配其他詞語形成新的詞組,例如粗猛無比、粗猛強壯等。
- 近義詞:強壯、有力、粗硬等可以作為粗猛的近義詞。
- 反義詞:細弱、柔軟、纖細等可以作為粗猛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需更多内容,請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