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加南嶽帝後之名號。《宋史·禮志五》:“﹝ 太平興國 八年﹞又加上五嶽帝後號。東曰 淑明 ,南曰 景明 ,西曰 肅明 ,北曰 靖明 ,中曰 正明 。”
“景明”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年號
指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一個年號,使用時間為公元500年正月至504年正月,共4年()。
封號
宋代加封給南嶽帝後的尊號之一。據《宋史·禮志五》記載,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五嶽帝後分别被冠以不同名號,其中南嶽帝後稱“景明”()。
形容景色
指自然或人文景觀的明亮、美麗,如“春和景明”描述春日陽光和煦、風景明媚的場景()。
例句:雨輕飛,春和景明心情美。()
形容心境
引申為人的心情開朗、積極向上,如“心境景明”比喻豁達樂觀的狀态()。
作為名字時,“景”象征光明與仰慕,“明”表示睿智與通透,組合後寓意品德高尚、才智出衆,且帶有積極向上的期許()。
“景明”既可指曆史年號與封號,也可描述自然或心境的光明,同時是寓意吉祥的人名用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或北魏相關史料。
《景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明亮的景色。
《景明》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日」和「月」。它總共有9個筆畫。
《景明》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它在古代文獻中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被用來形容美麗的風景和明亮的天空。
《景明》的繁體字為「景明」。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一定的變化,所以《景明》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相關資料,本文無法提供具體古時候漢字寫法的細節。
1. 這個山頂上的日出真是美麗的景明。
2. 晴空萬裡,陽光明媚,一片景明。
1. 景色明媚
2. 光明磊落
3. 明亮
1. 光明
2. 美景
3. 壯麗
1. 黯淡
2. 暗淡
3. 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