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愤忾的意思、愤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愤忾的解释

见“ 愤慨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愤忾(fèn kài)是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汉语复合词,由“愤”与“忾”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因极度不满而产生的愤怒与仇恨情绪,常带有激昂、决绝的对抗意味。以下从权威辞书及文献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词源依据

  1. “愤”

    本义指内心郁结不平之气,引申为因不公或受挫而激起的强烈怒意。《说文解字》释为“懑也”,段玉裁注:“愤者,积于心而未发。”现代汉语中,“愤”保留了“愤怒、愤恨”的核心义项,强调情绪的内在积郁与爆发性(《汉语大词典》)。

  2. “忾”

    古义为叹息、愤恨,后专指因敌忾而生的仇恨。《玉篇·心部》载:“忾,怒也。”在合成词中,“忾”强化了对立性与对抗意图,如“同仇敌忾”即指共同抵御仇敌的愤恨之心(《古代汉语词典》)。


二、合成词释义与权威定义

“愤忾”融合二字之义,形容因正义感受到践踏或遭遇重大屈辱而爆发的强烈愤怒与敌意,多用于描述集体性抗争情绪或高尚人格的激烈反应。


三、典型语境与文学用例

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常与家国情怀、民族气节关联:

“将士闻之,皆愤忾流涕,誓复国仇。”(《宋史·岳飞传》)

此例中,“愤忾”生动刻画了将士因国仇激发的悲愤与决战意志,凸显其情感强度与行动导向。


四、近义词辨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
  4.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玉篇》(宋·陈彭年等重修,中华书局影印本)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 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 在线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愤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发音与词源

3.用法与语境

4.近义词与辨析

5.权威引证

总结

“愤忾”是一个兼具文学性和情感层次丰富的词汇,适用于表达因不公引发的复合情绪。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晋书》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隘路阿领笔架摒挡层穹差等尘障寸长片善代下道纪灯会豆莝飞土逐肉凤表龙姿凤鸣丰馨高径割炬归究汉语拼音字母合口呼隳旷秽媟交悦挤摧记算焌黑看跌客舟跨腾餽贻廉冒六容溜索倮灵緑蔕緑阴帽檐蒙厚闵懑普通人清镜青秋契心其中人匠入夥声明射隐束兵秣马儵胂塌岸天鹿铜浇铁铸突进威力闲声闲适下役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