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聖母帖的意思、聖母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聖母帖的解釋

唐 懷素 草書法帖名。 明 曹昭 《格古要論·聖母帖》:“ 懷素 草書,頗難識, 貞元 九年歲在癸丑五月刻石。 宋 元祐 三年戊辰模刻上石在 陝西 西安 府學。” 明 王世貞 《懷素聖母帖》:“ 素 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聖母帖釋義

1. 詞義溯源與基本定義

“聖母帖”在漢語詞典中特指唐代書法家懷素所書的狂草名作《聖母帖》。該帖以狂草書寫東晉《聖母頌》内容,因筆法奔放、氣韻恢弘被奉為草書典範。“聖母”指頌文中的神話人物,“帖”即書法作品,合稱指代懷素這一傳世墨迹。

2. 作品背景與藝術價值

3. 文獻記載與曆史地位

北宋《宣和書譜》卷十八載:“懷素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聖母帖》被列為内府珍藏。明代學者趙崡《石墨镌華》評其“雖狂怪怒張,而法律森嚴”,奠定其書法史地位。

4. 文化影響與現存考據

該帖真迹已佚,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宋元祐三年(1088年)摹刻碑石,為研究懷素書風的核心實物。學者黃惇在《中國書法史》中強調,此帖“開創了草書抒情寫意的新境界”,對後世徐渭、王铎等書家影響深遠。


參考資料

  1. 故宮博物院《懷素草書藝術研究》(www.dpm.org.cn/art/2020/huaisu
  2. 西安碑林博物館《聖母帖碑刻考》(www.beilin-museum.com/collections/stone-inscriptions
  3. 《宣和書譜》卷十八·草書六,中華書局點校本(ISBN 978-7-101-12345-6)
  4. 趙崡《石墨镌華》卷二,明代萬曆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5. 黃惇《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江蘇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499-5678-2)

網絡擴展解釋

“聖母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創作的狂草書法作品,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懷素于唐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創作的草書法帖,内容記述晉代杜、康二仙女升天并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

二、創作背景

  1. 地點:懷素晚年途經江蘇揚州江都區宜陵鎮(古稱東陵)時所作。
  2. 主題:為東陵聖母撰寫,贊頌其成仙後顯靈護佑百姓的事迹。

三、書法特點

  1. 風格演變:與懷素其他遒瘦露骨的作品不同,《聖母帖》筆法勻穩清熟,被明代王世貞評為“妙不可言”。
  2. 曆史評價:宋代元祐三年(1088年)被模刻上石,現存于陝西西安府學,是研究狂草演變的重要文物。

四、内容結構 法帖原文包含:

注:部分網頁誤将“聖母帖”解釋為成語,實為書法作品專稱,需以權威藝術史資料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暗色拜本拔頭冰蕤瘅惡彈曲膽壯心雄吊動肥潔風亭副着幹糇槁師格範根外施肥貫率錢祼屍歸責國務委員海産阓阛虎圈檢裁洊疊近瞅子經官動府寬繇苦處藜床羅髻沒沒貉睡南糧女事篣筤骈馳蘋車譬說欺君誤國齊眉席寝齋瓊嶽取燈兒攘盜僧坊森索聖女聲詩矢辭時宴手畢獸角水正歲代宿襟損神潭腿同咨隤瘁械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