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粉零麻碎 ”。
“粉合麻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該成語形容事物被徹底粉碎或毀壞的狀态,強調破壞的極端程度。例如形容物品被碾成粉末、建築徹底坍塌等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描述事物被摧毀的情形,如“巨石被炸得粉合麻碎”。
該成語是“粉零麻碎”的變體,原詞出自元代馬緻遠《薦福碑》第四折:“霹靂做粉零麻碎”,形容石碑被雷擊粉碎的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相關引用。
《粉合麻碎》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東西破碎得像粉末、麻子一樣細小。
《粉合麻碎》的部首拆分為米、合,總計6個筆畫。
《粉合麻碎》最早見于明代羅貫中所著的《水浒傳》中。故事中,楊志才智過人,與宋江一同抗擊軍閥及強盜,粉碎敵人的陰謀,因此得到“粉合麻碎”這個形容。
《粉合麻碎》的繁體字為《粉合麻碎》。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可以将《粉合麻碎》寫作「粉合麻碎」。
在水浒傳中,楊志以其聰明才智,粉合麻碎地破解了敵人的計謀。
組詞:碎片、粉末、細碎
近義詞:粉身碎骨、萬念俱灰
反義詞:完整、完好無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