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黃犬的意思、東門黃犬的詳細解釋
東門黃犬的解釋
秦二世 二年七月,丞相 李斯 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 鹹陽 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事見《史記·李斯列傳》。後以“東門黃犬”作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東門黃犬,固以長悲; 南陽 白衣,何可復得!”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廷谳》:“做不得醉 陶潛 霜籬酒巵,拚則個笑東門黃犬難攜。”亦作“ 東門逐兔 ”。 清 錢謙益 《次韻何慈公歲暮感事》之二:“南海騎麟真漫浪,東門逐兔枉悲酸。”
詞語分解
- 東門的解釋 .東城門。《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漢 張衡 《東京賦》:“西阻 九阿 ,東門于 旋 。” 清 王鳴盛 《蛾術編》卷四十:“ 漢 唐 時州郡多在京師之東,士大夫遊宦於京者
- 黃犬的解釋 .獵犬。《史記·李斯列傳》:“ 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論腰斬 鹹陽 市。 斯 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網絡擴展解釋
“東門黃犬”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史記·李斯列傳》。秦朝丞相李斯因遭趙高誣陷謀反,被秦二世下令腰斬于鹹陽。臨刑前,李斯對兒子感歎:“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表達了對過往平凡生活的懷念,以及身陷官場禍患、悔之晚矣的悲涼。
二、成語含義
比喻為官者因權勢鬥争或政治災禍而遭難,最終追悔莫及,強調“抽身已遲”的無奈與警示意義。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作賓語、定語,常見于書面語。
- 結構:偏正式成語,中性色彩。
- 近義詞:東門逐兔。
四、例句
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中曾用:“東門黃犬,固以長悲;南陽白衣,何可複得!”,通過對比強化了悔恨之情。
如需進一步了解李斯生平或《史記》相關記載,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門黃犬(dōng mén huáng quǎ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東門守衛之犬。下面給出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東(dōng):由一丨、一并、一丶組成,總計5畫。
- 門(mén):由門構成,總計3畫。
- 黃(huáng):由一田、一黃組成,總計11畫。
- 犬(quǎn):由犬構成,總計3畫。
來源:
《史記·卷五十·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夫舉大事者,不稱便兒,黃犬野犬,皆曰良獸。”這句話引申意為指不稱便的人,無能之輩。
繁體:
東門黃犬
古時候漢字寫法:
東門黃犬
例句:
1. 他是東門黃犬,連簡單的任務都做不好。
2. 這個團隊中有幾隻東門黃犬,我們需要換人。
相關詞語:
組詞:東方、門戶、黃金、犬類
近義詞:無能者、庸才、庸碌之輩
反義詞:賢能者、才華橫溢的人、能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