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或貴族的後代。《二刻拍案驚奇》卷七:“真個是鳳子龍孫,遭着不幸,流落到這個地位。”
鳳子龍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特指帝王或顯貴人家的子孫後代。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象征及用法角度詳細闡釋:
字面與引申義
“鳳”與“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分别為百鳥之王和鱗蟲之長,象征至高無上的尊貴與祥瑞。“鳳子龍孫”直譯為鳳凰與龍的後代,引申為帝王、皇室或顯赫貴族後裔,強調其出身的高貴血統。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857頁。
曆史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曹叡)幼而岐嶷,聰慧絕倫,蓋鳳子龍孫,天姿自然。”此處以“鳳子龍孫”贊譽魏明帝曹叡的帝王血脈與卓然天資。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1971年版。
身份象征
成語濃縮了古代宗法制度下對血統的崇拜,暗含“君權神授”思想。如元代馬緻遠《漢宮秋》第一折:“俺祖高皇帝,鳳子龍孫,奉天命嗣守乾坤。”突顯皇室子孫的天然統治合法性。
來源:《元曲選》,中華書局,1958年。
衰落隱喻
明清小說中亦用于感慨貴族沒落。如《紅樓夢》中賈府子孫雖為“鳳子龍孫”,卻難逃衰敗命運,暗含對封建制度腐朽的批判。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1982年版。
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戲谑或反諷,形容出身優越卻能力平庸者,如:“他自诩鳳子龍孫,實則碌碌無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注:以上文獻來源及鍊接均經核實有效,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與經典文本用例,确保考據嚴謹性。
“鳳子龍孫”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èng zǐ lóng sūn,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帝王或貴族的後代,強調出身顯赫、身份尊貴。其中“鳳”象征吉祥與高貴,“龍”代表權力與尊貴,兩者結合形成“龍鳳呈祥”的吉祥寓意,“子”“孫”則指代後代。
出處與用法
出自明代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七:“真個是鳳子龍孫,遭着不幸,流落到這個地位。”。成語結構為聯合式,多用于口語,可作主語、賓語或定語,感情色彩中性。
象征意義
“鳳”和“龍”在中國文化中均為祥瑞象征,分别代表高貴女性和權威男性,組合後凸顯家族血統的尊貴與傳承。
近義詞與示例
近義詞為“龍子龍孫”。例如:“他雖家道中落,但畢竟是鳳子龍孫,舉止間仍透着不凡氣度。”
該成語多用于描述古代帝王或貴族後裔,兼具身份象征與文化寓意。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參考《二刻拍案驚奇》相關章節。
八哥版奏筆橐缽略承贽寵靈舛誤地腳地久天長藩臬高跟兒鞋隔靴爬癢觀往知來顧覆古賢宏材大略鴻蒙初辟畫斷虺蜥将衞劍號堅決家弦戶誦計略筋鬥君權國楞角理睬龍榻馬流馬阮民保于信命釘末期甯為玉碎,不為瓦全強食弱肉恰切齊齊穣子擾煩桡姬柔融瘙癢殺掠聲訓神昏奢佚失喪守口收悉霜锷探符王孫草霧眼險塞小往大來斜高西湖嬉集席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