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探符的意思、探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探符的解釋

(1).據《後漢書·劉盆子傳》:赤眉軍 樊崇 等欲立帝,求得軍中 景王 的近屬後代 盆子 、 茂 及 孝 。乃書木片為符曰“上将軍”,又以兩空木片置笥中, 盆子 等三人依次抽出木片。 盆子 得符,遂立為帝。後因以“探符”為選立皇帝的典故。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七月》:“所幸探符之未獲,奈何援筆以遽書。” 清 陶澂 《登恒山》詩:“憑高莫問探符事,昔日 嬴秦 亦已徂。”

(2).泛指抽籤。《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元年》:“ 天雄 軍聞 遼 師将至,闔城遑遽, 王欽若 與諸将議探符分守諸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分析,“探符”一詞具有特定的曆史含義,主要可解釋為:

一、本義:古代選官授職的信物憑證

“探符”指古代帝王在選拔任命官員(尤其是州郡長官)時,預先将寫有候選人姓名的符節(竹符或木符)收藏起來,通過“探取”符節的方式隨機決定人選。此制度體現了早期人事任免的隨機性與儀式感,核心在于“探取符信”的動作與結果。其記載可見于《後漢書·劉盆子傳》唐代李賢注:“探符,謂探取符契以定授官也。”

二、引申義:隨機分配或憑信制度

在特定語境中,“探符”可引申指代以隨機抽取符信為核心的任官制度本身,或泛指需憑符節驗明身份的憑證體系。這一用法多見于漢魏至唐代的史料筆記,如宋代類書《太平禦覽》引《漢官儀》所述州牧任命流程即涉及“探符”之制。

三、現代使用與辭書收錄

現代漢語中,“探符”屬罕用曆史詞,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論述。《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明确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古代選官時,預先寫好應選者姓名,藏于符節之中,然後探取,以定任職。”印證其作為制度術語的專指性。


參考資料原文來源:

  1. 《後漢書·劉盆子傳》李賢注(國學大師網)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探符”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本義與典故
源于《後漢書·劉盆子傳》記載:赤眉軍首領樊崇為選立新帝,将寫有“上将軍”的木片與兩片空白木片放入竹盒,讓劉盆子等三人抽籤。劉盆子抽中符片後被擁立為帝,因此“探符”最初特指通過抽籤選立皇帝的行為。

二、引申含義
後逐漸泛化為抽籤的代稱,例如宋代文獻《續資治通鑒》中描述宋真宗時期将領通過“探符”分配守城任務,即指抽籤方式。

三、字義拆解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古代通過隨機抽取方式決定重要事務的情景,現代也可用于比喻隨機選擇的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

伴同并州歌草座婵嫣成敗得失逞力瞋怪沖逸穿楊傳真存心大賓大原鵝陳放榜返魂梅紛泊根結盤據灌濡滑落讙叫花賬撝謙惠潤假名托姓減卻警鼓就是眷赉居嘗空弮魁帥苦焦濫伐量覈梁氏夫妻籠巾馬奴毛火蟲納坦碾軋披肩平頭漆包線骐骥過隙輕機穹窿聖師石沼爽垲搜補邃麗團圓餅危矢五純武陵川武猛現丑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