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流的意思、馬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流的解釋

(1).古民族名。相傳為 漢 馬援 南征所率将士的後代。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溫水》:“昔 馬文淵 積石為塘,達于 象浦 ,建金标為南極之界。 俞益期 牋曰:‘ 馬文淵 立兩銅柱于 林邑 岸北,有遺兵十餘家不返,居 壽泠 岸南而對銅柱,悉姓 馬 ,自婚姻。今有二百戶, 交州 以其流寓,號曰 馬流 。’” 清 趙翼 《橫州大灘谒伏波将軍廟》詩:“蠻方銅柱界, 漢 戶 馬流 人。” 清 黃遵憲 《錫蘭島卧佛》詩:“凡百 馬流 種,各各設重譯。”

(2).猴子。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五:“北人諺語曰胡孫為馬流。”《西遊記》第十五回:“菩薩道:‘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麼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

(3).遊手好閑的人;二流子。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六:“今俗謂不務本業而飄蕩者曰馬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主要有兩種釋義:

一、古稱馬來族或南洋土著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馬流"最早見于東漢文獻《東觀漢記》,指漢代對南海地區原住民的泛稱。班固在《漢書·地理志》注引中寫道:"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赍黃金雜缯而往,所至國皆禀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緻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雲。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其中"蠻夷"即包含"馬流"族群,該詞在《後漢書》《水經注》等典籍中均有類似記載。

二、方言中的"馬虎"或"遺漏" 《辭源》收錄該詞在吳語地區的特殊用法,清代《越諺》方言集釋中提及:"馬流,謂草率不周也"。現代語言學家羅常培在《中國人與中國文》中分析,該詞可能由"馬虎"音轉而來,表示辦事粗疏、留有缺漏的狀态。此用法至今仍保留于浙江紹興、甯波等地的民間口語中。

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未單獨列目,但在《漢語方言大詞典》等專業辭書中仍保留詞條,屬于漢語詞彙系統中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活化石。

網絡擴展解釋

“馬流”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較大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古民族名

指東漢馬援南征時遺留将士的後代。據《水經注》記載,馬援在交州(今越南北部)立銅柱為界,部分士兵滞留當地,逐漸形成族群,被稱為“馬流”。北魏郦道元提到這些遺民“悉姓馬,自婚姻”,交州因其流寓身份而命名。


二、指代猴子

北方方言中,“馬流”是猴子的别稱。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北人諺語曰胡孫為馬流”。《西遊記》第十五回中亦有“大膽的馬流”的用法,借指猴子。


三、形容遊手好閑的人

在膠遼官話等方言中,“馬流”可指二流子或不務正業者,帶有貶義。例如:“這人整天閑逛,活脫脫一個馬流。”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水經注》《雲麓漫鈔》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捱捱擠擠敗家相棒法八阕冰消雲散不是個兒才韻參總查覈承吏赤文愁抱蹙圮電舌荻筍碓擣鳳鳥隔艙貢輸顧怪桂舟褐寬博加倫翦刀降婚匠斲缣缃叫子極盡韭葅空國之侯愧憚朗寤濫飲立方根鱗蟲林權陋室銘門闆幕府制度媥姺披麻帶孝千兵千缸一色且住為佳青鳥書曲房曲裾肉用牛山苗獅帶守玄受支配雙璧嗣繼滔風微約烏骊馬詳括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