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口的意思、守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口的解釋

(1).閉口不言。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度世去。” 明 陳子龍 《侯君爾濟诔》:“慎約數馬,謹亟守口。”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铎>出世辭》:“不欲守口,任華土更歸寂寞,復自負無量罪惡,以續前塵。”

(2).把守關口。《清會典·兵部七·職方清吏司》:“凡官兵出邊者,皆達以票,守口官驗而出納之,以報部而覈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含義(現代常用義)

指保守秘密,不洩露重要信息。


二、其他含義(古代或特定語境)

  1. 閉口不言
    源自南朝齊王琰《冥祥記》:“守口攝意身莫犯”,指刻意保持沉默,不發表言論。
  2. 把守關口
    見于清代文獻,如《清會典》中“守口官驗而出納之”,指軍事上守衛關隘。

擴展:成語“守口如瓶”

“守口”常與“如瓶”連用為成語,形容嚴守秘密像瓶口被封住一般,出自宋代周密《癸辛雜識别集》。例如:“涉及隱私時,他總守口如瓶。”


現代語境下,“守口”主要指保守秘密;古代文獻中則可能指沉默或軍事防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口

守口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保守秘密、保持緘默不言。守口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口,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守口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楷書字形,其繁體寫法為守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守口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守口的寫法為守。這裡的舌字表示口中的舌頭,就像守口閉住舌頭一樣。

例句

1. 作為一名律師,他必須守口如瓶,對客戶的隱私保密。

2. 面對審訊,他守口不言,始終保持緘默。

組詞

守口組詞示例:守口如瓶、守口如聚。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閉口、閉嘴、保密。

反義詞:守口如瓶(反義詞為洩露秘密、說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