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賢人。《後漢書·方術傳上·謝夷吾》:“方之古賢,實有倫序。”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诏詩表》:“以罪棄生,則違古賢夕改之勸。” 晉 盧谌 《贈劉琨》詩:“桓桓撫軍,古賢作冠。” 清 方苞 《書考定<文王世子>後》:“先聖之經,古賢之記。”
“古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賢人,即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曆史人物。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如《後漢書》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的詳細釋義。
古賢是一個有着深遠涵義的詞彙,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着古代智慧和英明的先賢,指的是在古代被廣泛認可和尊敬的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古賢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可以分解為“古”和“賢”。其中“古”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個筆畫;而“賢”的部首是“貝”,總共有9個筆畫。
古賢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在古代社會,由于沒有先進的科技和教育體系,人們普遍傾向于向那些具有卓越智慧和道德的人學習和效仿。古賢被廣泛傳頌,他們的人生和成就成為曆史的典範,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借鑒。
古賢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古賢」。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古賢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可因年代和書寫風格而異,但總體來說,古賢以篆書、隸書等形式呈現,字形較為古樸而獨特。
1. 孔子被譽為古賢中的聖人,他的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2. 這座古廟裡供奉着許多古賢,代代傳承着智慧和道德的精髓。
1. 古代
2. 賢人
3. 賢明
4. 古道
1. 聖人
2. 明智
3. 胸懷
1. 愚昧
2. 愚蠢
3. 糊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