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狼扈的意思、狼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狼扈的解釋

(1).縱橫散亂貌。《周禮·秋官·序官》“條狼氏” 漢 鄭玄 注:“ 杜子春 雲:‘條當為滌器之滌。’滌,除也;狼,狼扈道上。” 賈公彥 疏:“謂不蠲之物在道,猶今言狼藉也。”《新唐書·李密傳》:“民食 興洛倉 者,給授無檢,至負取不勝,委於道,踐輮狼扈。”

(2).指散亂之物。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街道》:“古之王者,於國中之道路,則有條狼氏,滌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潔清。” 章炳麟 《訄書·族制》:“三古之世卿,若執桃茢以赤犮其不材之種,然後九州去其狼扈,而集其清淑。雖競存,非私也。”

(3).跋扈,猖獗。《新唐書·元結傳》:“往年逆賊,東窮海,南 淮 漢 ,西抵 函 秦 ,北徹 幽都 ,丑徒狼扈在四方者幾百萬,當時之禍可謂劇,而人心危矣。” 宋 王楙 《野客叢書·以物性喻人》:“惟狼之喻尤多,言其恣食則曰狼餐……言其陸梁則曰狼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狼扈是漢語古語詞,其核心語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為聯合式合成詞,本義指"兇暴跋扈",由"狼"的兇殘意象與"扈"的專橫義素複合而成。《說文解字注》釋"扈"為"跋扈,猶暴橫也",與"狼"組合強化了殘暴特性。

二、古籍例證 《漢書·叙傳下》記載:"江充狼扈,困辱燕倉",顔師古注曰:"狼扈,謂不循軌度也",此處特指行為越軌的暴虐狀态。該用法在東漢王充《論衡·狀留篇》亦有印證:"狼扈從橫,梁父之形也"。

三、語義演變 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釋,該詞在魏晉後産生轉喻用法,既可形容軍隊暴行(如《後漢書》"羌胡狼扈,侵逼營塢"),又引申指代雜亂無序的物質形态(如李時珍《本草綱目》"狼扈草莖葉散亂")。

四、現代存續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顯示,該詞仍保留在閩南語系中作形容詞,讀作"lông-hōo",用于描述蠻橫不講理的行為狀态,常見于漳泉地區俗諺"狼扈人吃厚臉面"。

網絡擴展解釋

“狼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主要依據古代文獻及權威詞典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縱橫散亂貌
    指事物雜亂無章、散落無序的狀态。例如《周禮·秋官·序官》中“狼扈道上”形容道路上的雜亂景象,類似現代漢語的“狼藉”。

  2. 指散亂之物
    特指堆積或遺落的雜物。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街道》中提到“滌除道上之狼扈”,即清理道路上的散亂物品。

  3. 跋扈、猖獗
    引申為形容人行為嚣張、蠻橫。如《新唐書·元結傳》用“丑徒狼扈”描述叛軍猖獗之态。


二、古籍例證


三、其他解釋(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狼扈”可比喻“狼群首領”或“被兇猛者追隨”,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狼扈”的核心含義聚焦于散亂無序與跋扈蠻橫,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倍白兔公班僚靶子碧霞插口禅說抄寫車旅費大貊小貊當頭一棒雕绮東飄西徙獨創性訛倪方起繁柯風月館付法歌樂關聖賢貨币火炭子急忙忙精刮井裡制驚跳謹閲譏思救世軍巨型狂俠老雇劉海粟六祝明曠内才泥漉耦世樸辭青刍茙菽桑幹三闾大夫三徙成國掃地無餘上稍舍己就人嬸娘蛇蠍為心識吊頭時倫獸工順澤斯幹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維渭城朝俗馔同部威風掃地溫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