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白的意思、頒白的詳細解釋
頒白的解釋
須發半白。頒,通“ 斑 ”。《孟子·梁惠王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朱熹 集注:“頒與斑同,老人頭半白黑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隻見隔壁房裡坐了一個五十多歲的頒白婦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三:“﹝ 徐特立 ﹞一頭頒白的長發那麼紛披。”
詞語分解
- 頒的解釋 頒 (頒) ā 發下:頒發。頒布。頒賞。頒示。頒行。 古同“班”、“斑”,頭發花白。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網絡擴展解釋
“頒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一、基本釋義
“頒白”指須發半白,常用來形容年老的人。該詞中的“頒”是通假字,通“斑”或“班”,表示顔色駁雜、黑白相間。
二、出處與引證
- 經典文獻
最早見于《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朱熹在注釋中明确:“頒與斑同,老人頭半白黑者也”。
- 現代用例
郭沫若在《洪波曲》中曾用“頒白”描述徐特立的形象:“一頭頒白的長發那麼紛披”。
三、相關辨析
- 通假關系:古籍中“頒”“斑”“班”三字常互通,均表“花白”之意。現代漢語更常用“斑白”或“花白”。
- 語境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
四、補充說明
該詞強調年齡特征與外貌狀态,常與“孝悌”“養老”等主題關聯,體現傳統文化對尊老的重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寫法,可參考《孟子》相關章節及漢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頒白(bān bái)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公開宣布或授予某項榮譽、稱號或獎勵。下面我來為你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詞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頒白”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它的左邊部首是“白”,右邊是“分”。總共有12個筆畫。
“頒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頒獎或宣布重要事情的時候,常常使用白色的絲帛或紙張,因此将宣布、授予等行為稱為“頒白”。
針對“頒白”這個詞的繁體寫法,一般為「頒白」。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時候,頒白的寫法為「頒覇」。
下面是一個使用“頒白”這個詞的例句:“學校将在年終舉行的畢業典禮上為優秀學生頒白。”
除了“頒白”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組詞可以借鑒,比如「頒獎」、「頒發」、「頒布」等。 近義詞包括「公布」、「宣布」、「授予」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撤銷」、「收回」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