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肱膂的意思、肱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肱膂的解釋

喻指輔佐,輔弼。《新唐書·宦者傳下·李輔國》:“ 肅宗 稍稍任以肱膂事,更名 護國 ,又改今名。” 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殲殄謗讟,勰輯肱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肱膂”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ōng lǚ,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字面本義

“肱”指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手臂;“膂”指脊梁骨。兩者均代指人體中強健有力的部位,合稱後原指身體的重要支撐部分()。

2.引申含義

3.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既可形容個人的能力出衆(如“肱膂之才”),也可指代政治、軍事中的核心輔佐角色()。

4.典源例證

清代龔自珍在《最錄南唐五百字》中寫道“勰輯肱膂”,即通過協調輔佐之力達成目标()。

“肱膂”兼具力量才能與輔佐支持的雙重内涵,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側重點。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肱膂的意思

《肱膂》是一個成語,意指臂膀的力量,形容人的力氣強大。

肱膂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肱膂》的拆分部首分别為“⺁”和“⺼”,拼音分别為“⺁”(gōng)和“⺼”(ròu)。它們的筆畫分别為“2”和“6”。

肱膂的來源

《肱膂》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字面意思是肩臂肌肉的力量。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燕策一》:“且暴之而怒,猶支木執炭,決筐舉膂掃莽。”後來被引申為形容人的膂力或臂力強大。

肱膂的繁體字

《肱膂》的繁體字為「肱膂」。

肱膂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肱膂成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肱膂的例句

1. 他的肱膂之力使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拳擊手。

2. 整個隊伍的肱膂之力,使他們能夠完成艱巨的任務。

肱膂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肱骨、肌肉膂力。

近義詞:雄軀、豪臂。

反義詞:軟弱無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