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丁卯橋的意思、丁卯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丁卯橋的解釋

橋名。在 江蘇省 丹徒縣 南。 晉元帝 子 裒 鎮 廣陵 ,運糧出 京口 ,為水涸,奏請立埭,以丁卯日制可,後人築橋,因名。 宋 陸遊 《小築》詩:“雖非隱士 子午谷 ,寧媿詩人 丁卯橋 。” 宋 陸遊 《跋許用晦丁卯集》:“ 許用晦 居於 丹陽 之 丁卯橋 ,故其詩名《丁卯集》。” 清 孫枝蔚 《春日懷友》詩:“ 丁卯橋 邊 丁酉社 ,别來江水隻東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丁卯橋是中國江蘇省鎮江市的一處曆史地名,其名稱源于古代幹支紀年與地理實體的結合。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與曆史淵源

  1. 幹支紀年來源

    “丁卯”指中國傳統幹支紀年中的特定年份(如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據《辭海》記載,唐代詩人許渾晚年定居鎮江,在此建橋并命名“丁卯橋”,其詩集亦以《丁卯集》為名。

  2. 地理實體指代

    “橋”指跨越水道的建築。丁卯橋原為鎮江城南的交通樞紐,橫跨運河,是古代漕運要道。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該橋始建于唐代,因許渾别墅“丁卯莊”得名,明清時期仍存遺迹。

二、文化意涵延伸

丁卯橋因許渾的文學活動成為文化符號,象征隱逸文人的精神家園。南宋《嘉定鎮江志》載:“許渾居丁卯橋,詩名益著”,後世文人常以“丁卯橋”代指許渾或隱喻詩書傳家。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更将其列為鎮江重要古迹。

三、現代地理标識

今屬鎮江市京口區丁卯街道,地名沿用千年。考古發現唐代磚砌橋基遺址,證實其曆史真實性。當代《鎮江市地名錄》明确标注:“丁卯橋路因古橋得名,為城市主幹道”,體現地名活态傳承。


權威參考資料

  1.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2.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3. 《嘉定鎮江志》(南宋)卷十二·古迹,中華書局影印本.
  4. 鎮江博物館考古報告《丁卯橋唐代遺址發掘簡報》,2010.

網絡擴展解釋

“丁卯橋”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指實際橋梁,也衍生為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實際橋梁(地理位置與曆史由來)

  1. 地理位置
    丁卯橋位于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南門外運河邊,是連接鎮江、辛豐、丹陽的古驿道橋梁。

  2. 名稱起源
    東晉元帝時期(約公元317年),其子司馬裒負責漕運時,因河道幹涸,遂在丁卯日(幹支紀日法)奏請修建水壩(埭)蓄水通航,後人築橋時沿用“丁卯”命名。

  3. 曆史作用
    作為漕運要道,丁卯橋在六朝至隋唐時期是南北糧運樞紐。唐代詩人許渾曾居于此,其詩集《丁卯集》更使橋名廣為人知。2021年,附近出土的唐代金銀器窖藏進一步印證了該地的曆史文化價值。


二、成語含義(比喻意義與故事起源)

  1. 基本釋義
    成語“丁卯橋”比喻能力不足或經驗淺薄,無法勝任重要職責的人,常用于職場、學業或社交場景的委婉批評。

  2. 文化隱喻

    • “丁卯”代指農曆八月農忙季,人們無暇修橋,暗喻能力不足者如“無法通行的橋”。
    • 典故源自古代一位官員負責建橋卻因缺乏經驗導緻橋梁質量低劣,後人借此諷刺不稱職者。

三、相關文化影響

若需進一步了解橋梁結構或詩詞引用細節,可參考漢典、地方志及考古報道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岸埽暗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瘢疣備厚編弄邊塞鼈蓋車不辦部帖齒班稠穣大盜刀鴨大松博文蠹心鄂王分隊符號庚白工部局鈎加國乘顧頭不顧腳好打黃茶揮擾火勢減除僭賞濫刑桀虐今董狐倦眼瘌痢狼須陸九淵論除絡絲尨降篾筍木籠沐濯嬭婆盤舞趫悍祈寒青旌輕翼秦家樓賽月明森鮮沙禽谥譜守職四臨碎職俗駡脫氣鼯臘象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