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宛的意思、大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宛的解釋

古國名。為 西域 三十六國之一,北通 康居 ,南面和西南面與 大月氏 接,産汗血馬。大約在今 蘇聯 費爾幹納 盆地。見《史記·大宛列傳》、《漢書·西域傳上·大宛國》。因其地産名馬,後亦稱駿馬為“大宛”。 唐 白行簡 《李娃傳》:“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馳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宛(dà yuān)是古代中亞的重要國家,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大宛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于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今烏茲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交界處)。其名可能源自希臘殖民時期的“大愛奧尼亞”(即希臘人後裔聚居地)。

二、曆史沿革

  1. 與漢朝交往
    張骞于公元前129年首次出使西域時抵達大宛,開啟漢宛交流。漢武帝因求購汗血寶馬未果,派李廣利兩次西征,最終于公元前104年攻克大宛都城,使其臣服漢朝。
  2. 後續發展
    魏晉時期仍存,唐代稱“甯遠國”,明清時為浩罕汗國。

三、社會經濟

四、文化特征

五、地理與交通

地處錫爾河流域,東接帕米爾高原,西北鄰康居,西南接大月氏,為絲綢之路重要樞紐。

注:“宛”在此詞中讀“yuān”,源自西域語言音譯,非漢語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宛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具有多種含義和用法。下面是關于大宛的相關信息:

意思

大宛一詞可以指代一個古代民族的名稱,也可以表示一個地理區域或國家。通常來說,大宛是指古代的漢朝文獻中提及的一支遊牧民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新疆地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宛的部首是宀(mián),拆分成兩個筆畫。

來源

大宛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具體的來曆已經較難考證。根據曆史記載,大宛可能是指西漢時期吠望國(今塔裡木盆地)的一支民族。

繁體

大宛的繁體字為「大宛」,沒有任何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古代漢字書寫形式來看,「大宛」的寫法與現代沒有太大的區别。

例句

1. 古代曆史書中提到,大宛曾經是西域的一個重要國家。

2. 據傳說,大宛人是勇敢而善戰的民族。

組詞

大宛沒有固定的組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進行組合。

近義詞

和大宛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大月氏、大夏。

反義詞

大宛的反義詞在這裡是指其他民族或地域,比如:中原、漢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