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伐的意思、軍伐的詳細解釋
軍伐的解釋
軍功。《國語·晉語四》:“軍伐有賞,善君有賞,能其官有賞。” 韋昭 注:“伐,功也。”
詞語分解
- 軍的解釋 軍 (軍) ū 武裝部隊:軍威。軍服。行(妌 )軍。軍功。軍犬。軍備。軍紀。軍銜。軍閥。軍令狀。異軍突起。潰不成軍。 軍隊的編制單位,是“師”的上一級。 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勞動大軍。 筆畫數:; 部
- 伐的解釋 伐 á 砍:伐樹。砍伐。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誅筆伐。 自誇:伐善(誇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軍伐”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軍功,即通過軍事行動所建立的功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定義:指在戰争中取得的功績或戰功。該詞最早見于《國語·晉語四》:“軍伐有賞,善君有賞,能其官有賞。” 韋昭注釋“伐,功也”,即“伐”在此處代指功勞。
- 字義拆解:
- 軍:指軍隊或軍事行動。
- 伐:本義為“砍伐”,引申為“征讨”,在特定語境下可指“功績”(如“伐”通“功”)。
2.曆史文獻依據
- 主要出自春秋時期的史書《國語》,用于描述對軍事成就的獎賞制度,反映古代以軍功論賞的社會背景。
3.現代使用場景
- 現代漢語中,“軍伐”一詞已較為罕見,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解讀,需注意與“軍閥”(軍事集團首腦)區分,二者字形相近但含義完全不同。
4.相關詞彙擴展
“軍伐”是古代軍事領域的專有詞彙,特指軍事功勞,其語義和用法需結合曆史文獻理解,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軍伐》
《軍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軍隊征伐敵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軍伐》的部首是冖(mì),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軍伐》是現代漢字,它的繁體字是「軍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軍伐》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根據文獻資料,大緻的寫法和現代相差不大。
例句
1. 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軍隊決定發起一次大規模的軍伐。
2. 這個國家曆史上曾多次進行軍伐,以擴大自己的領土。
3. 通過軍伐和外交手段,國家鞏固了自己的領土和權益。
組詞
軍事、伐木、伐罪、伐敵
近義詞
軍攻、軍讨、軍掃
反義詞
和談、和平、和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