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分符合,切合。 清 陳澧 《東塾讀書記·論語》:“凡《論語》‘仁’字,以愛解之、以德解之而稍覺未密合者,以肫懇之意增成之,則無不合者矣。”《清史稿·時憲志一》:“ 萬曆 末, 徐光啟 、 李之藻 等譯西人之書為新法,推交食、淩犯皆密合,然未及施用。”
“密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ì hé,主要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十分符合,切合
指事物之間高度契合或邏輯、意圖完全一緻。例如:
緊密閉合
形容物體閉合嚴密,無縫隙。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密合是一個漢語詞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和七個筆畫。其中,部首包括“宀”和“口”,宀指的是“室内”或“房屋”,口則代表“口腔”或“開口”。該詞的七個筆畫表示了書寫時的筆畫數目。
“密合”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字演變過程。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的“密合”寫作“冟”,形狀與現代寫法不同,但意義相似。後來經過演變,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密合”字形。
在繁體字中,“密合”可以寫作“密閤”,其中“閤”是“門”和“合”合并而成的字形。這種寫法常見于一些繁體字書寫的場合。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古籍記錄,古代書寫的“密合”常以“冟”代替現代的“密合”形态。這種古代寫法多見于古代碑刻、石鼓等文物中。
1. 他們密合在一起讨論了工作的細節。
2. 這兩段音樂互相密合,營造了悲傷的氛圍。
1. 密切合作
2. 密閉
3. 密封
4. 密室
1. 合攏
2. 重合
3. 結合
4. 緊密
1. 松散
2. 分開
3. 散開
4. 疏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