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言的意思、盜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言的解釋

(1).猶讒言。《詩·小雅·巧言》:“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孔穎達 疏:“險盜之人,其言甚甘,使人信之而不已。” 晉 傅鹹 《<毛詩>詩》:“盜言孔甘,莫何能淑;讒人罔極,有靦面目。”《舊唐書·裴延齡傳》:“臣又竊慮陛下納彼盜言,堕其奸計。”

(2).竊取他人之言。 清 龔自珍 《闡告子》:“ 雄 也竊言,未湮其原;盜言者 雄 ,未離其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盜言是古漢語複合詞,需從單字本義與合成詞義兩方面解析:

一、單字溯源

  1. 盜(dào)
    • 本義:偷竊財物。《說文解字》釋為「私利物也」,引申為「用不正當手段獲取」。
    • 引申義:欺騙、虛僞。如《論語·陽貨》「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暗含虛僞之意。
  2. 言(yán)
    • 本義:說話、言論。《說文解字》注「直言曰言」,指直接表達的話語。

二、合成詞釋義

盜言指虛僞欺詐的言論,含強烈道德批判色彩。其核心特征為:

三、古籍典例

  1. 《詩經·小雅·巧言》

    「君子信盜,亂是用暴」

    鄭玄箋注:「盜,謂小人也」,此處「盜」即指讒言,「盜言」引申為小人散布的诽謗之語。

  2. 《荀子·不苟》

    「盜言不如仁義之名」

    以「盜言」對比「仁義」,強調其違背道德的本質。

四、現代語義關聯

雖現代漢語少用「盜言」一詞,但其内涵仍存于相關詞彙中: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鍊接
  2. 《詩經》鄭玄箋注(中華經典古籍庫
  3. 《荀子》校釋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絡擴展解釋

“盜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釋

  1. 讒言
    指帶有欺騙性或挑撥性的言論,常被用來制造混亂。如《詩經·小雅·巧言》中“盜言孔甘,亂是用餤”,形容讒言表面動聽卻暗藏禍患。

  2. 竊取他人言論
    清代龔自珍在《闡告子》中以“盜言者雄”批評抄襲他人觀點的行為,強調對原創的尊重。


二、出處與例證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例如,在分析曆史文獻時,“盜言”可能指政治鬥争中的诽謗;在文學批評中,則可能指向剽竊行為。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詩經》《舊唐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助百伎白襕本支跸禦不自在草奏長征馳光揣想捶擊牴觕地方民族主義斷氣盾威阸窮而或彷彿個能貢膿含诟韓歐皓首蒼顔和味畫屏賤劣嘉虞擊鼓鳴金繼日開畫客次曠抱爛巾巾離明象梨肉玫瑰色名不徒顯磨翻木柑袍鞾譜寫秋厲人情冷暖日冠弱點山桂神咒符濕澾澾水稻水檻肆詈俗表踏躂讨氣絕田遊停妥銅郭位甯纖赜洗頸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