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屋的意思、白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屋的解釋

(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說,指以白茅覆蓋的房屋。為古代平民所居。《屍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瑤臺九纍,而 堯 白屋。”《漢書·王莽傳上》:“開門延士,下及白屋。” 顔師古 注:“白屋,謂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屋》:“古者宮室有度,官不及數,則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畫,是為白屋也已。” 元 李翀 《日聞錄》:“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 桓公 楹,非禮也。’在禮:楹,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蒼士黈黃色也。按此則屋楹循等級用采,庶人則不許,是以謂之白屋也。”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認做青雲貴客了。”

(2).指平民或寒士。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将軍輔翼幼君,将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争願自効。今士見者皆露索、挾持,恐非 周公 輔相 成王 之禮,緻白屋之意也。”《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昔 周公旦 父 文 兄 武 ,九命作伯以尹華夏,猶揮沐吐餐,垂接白屋,故 周 道以隆,天下歸德。” 李賢 注:“白屋,匹夫也。”《新唐書·張玄素傳》:“ 周公 資聖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 周公 之人哉?” 明 何景明 《壽許司馬》詩:“不屈朱門貴,能憐白屋貧。”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為王侯、卿相、師儒,人人皆可奮志青雲,發揚蹈厲,無階級之害。”

(3).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刺史 毛奕 表行貳師将軍,将 酒泉 、 敦煌 兵千人,至 樓蘭 屯田,起 白屋 ,召 鄯善 、 焉耆 、 龜茲 三國兵各千,橫斷注濱 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屋”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1. 本義:平民的居所
    指古代平民居住的茅草屋,因房屋不施彩色裝飾,僅用白茅或原木建造而得名。例如《漢書》提到“下及白屋”,《醒世恒言》中也有“繇來白屋出公卿”的表述。部分文獻對“白屋”的材質有兩種解釋:一是以白茅覆蓋屋頂(如《漢書》顔師古注),二是保留木材原色、不塗彩漆(如《演繁露》記載)。

  2. 引申義:代指平民階層
    因平民多居于此種房屋,故“白屋”也引申為寒門或普通百姓的代稱。例如《屍子》中記載堯帝“白屋”簡居,體現其親民形象;《漢紀》用“白屋之士”指代未顯達的讀書人。

  3. 文化意義
    該詞常被用于強調“顯貴出自寒門”的觀念。如“白屋出公卿”的俗語(出自《醒世恒言》),以及近代詩人吳芳吉因出身寒微被稱為“白屋詩人”,均體現了這一文化内涵。


“白屋”既可指代樸素的平民居所,也可象征寒門階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着對簡樸生活與階層流動的思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屋》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白色的房屋”。詞語“白屋”的拆分部首是“白”和“屋”。其中,“白”是表示顔色的部首,并且是這個詞語的意思之一;“屋”是表示房屋的部首,表示這個詞語所描述的是一個房屋的意思。根據字典記錄,這個詞語的筆畫數是9畫。 《白屋》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簡單,是由漢語中的常用詞彙組合而成。詞語中的“白”表示顔色,表示這個房屋的顔色是白色;而“屋”則表示房屋。這個詞語可以用于描述實際的白色建築物,也可以用于比喻性的說法,表示一個安甯幽靜的住所。 在繁體字中,詞語《白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改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詞語《白屋》的寫法一般是指瓦白,表示房屋頂部的覆蓋物是使用白色的瓦片所建造的。 以下是《白屋》的一些例句: 1. 這個小山村裡有一座白屋,非常美麗。 2. 在夢中,我走進了一座白屋。 3. 老人常年住在山中的一座白屋裡,過着甯靜的生活。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白牆、白房、白色房屋。 與《白屋》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白房子、白房屋。 與《白屋》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黑屋、暗屋。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