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尪頓的意思、尪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尪頓的解釋

亦作“尩頓”。亦作“尫頓”。1.衰病困頓。《三國志·魏志·管甯傳》:“詔書問 青州 刺史 程喜 :‘ 寧 為守節高乎,審老疾尩頓邪?’”

(2).指衰病困頓之身。《宋書·範晔傳》:“輒督厲尫頓,死而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尪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衰病困頓的狀态,或代指處于此狀态的軀體。其中“尪”原指骨骼彎曲的疾病(如《呂氏春秋》中“突胸仰向疾”),引申為瘦弱、憔悴;“頓”則強調困苦、疲弊,組合後強化了病弱與困苦的雙重含義。

  2. 用法與變體

    • 作形容詞:描述人因疾病或虛弱而陷入困頓,如《三國志》中“審老疾尩頓”。
    • 作名詞:指代病弱之身,如“尪頓之軀”。
    • 存在異體寫法“尩頓”“尫頓”,但意義相同。
  3. 文獻例證
    蘇轼《上神宗皇帝書》以“尪羸而壽考”對比“盛壯而暴亡”,側面印證“尪”與虛弱相關的語境。

  4. 現代適用性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借以形容極度衰弱、生活困窘的狀态。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字形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尪頓的意思

尪頓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在閩南地區使用,意思是笨拙、愚蠢。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缺乏敏捷和智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尪頓可以拆分為“尢”和“屯”兩個部首。部首“尢”表示跛腳,部首“屯”表示聚集。在漢字中,尢的筆畫數為2,屯的筆畫數為4。

來源

尪頓的來源不太明确,但一般認為它源于當地方言。尪頓一詞通常在閩南地區方言中使用,表示笨拙、愚蠢。

繁體字

尪頓的繁體字為「尪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尪頓的寫法與今天略有不同。現代字形中的“尢”部在古代被寫作“尤”,“屯”部寫作“屯”。

例句

1. 他笨拙的舉止讓人覺得他真是個尪頓。

2. 我真後悔當初沒有聽從父親的意見,太尪頓了。

組詞

1. 尪頓瓜葛:形容關系複雜、糾纏不清。

2. 尪頓牛:形容頭腦簡單、愚笨的人。

近義詞

1. 愚蠢:形容思維遲鈍、缺乏智慧。

2. 笨拙:形容動作不靈活、缺乏靈敏。

反義詞

聰明、機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