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救濟金的意思、救濟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救濟金的解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救濟金是國家或社會組織向因失業、疾病、災害等原因陷入經濟困境的公民提供的臨時性資金援助,旨在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救濟金屬于社會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和應急性。以下從五個維度解析其内涵:

  1. 發放主體與法律依據

    我國救濟金主要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統籌,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2014年國務院令第649號)第三章第十六條實施,部分地區由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協同執行。

  2. 適用對象

    覆蓋以下三類群體:失業超過6個月且未領取失業保險者(參照《失業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因突發災害導緻財産損失超當地救助标準的家庭(民政部《自然災害救助條例》)、以及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重病患者或殘疾人。

  3. 資金形式與标準

    發放形式包括現金補助(占比約78%)和實物折算,具體金額根據申請者所在地級市上年度人均消費支出水平的30%-50%動态調整。例如2024年度北京市臨時救助金上限為5160元/人。

  4. 申領審核機制

    需提交戶籍證明、收入證明及困境情況說明,由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在15個工作日内完成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并通過“社會救助綜合信息平台”公示3天。

  5. 時效性與補充條款

    臨時救助金最長發放期限為6個月,特殊情形可延長至12個月。如《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的緊急救助免責條款,确保救助過程中不因意外後果承擔民事責任。

網絡擴展解釋

救濟金是指對生活困難者提供的物質補助費用,主要用于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功能

救濟金是國家或社會機構為失業、疾病、工傷等導緻生活困難的人群提供的臨時性經濟援助。其核心目标是維持受助者的最低生活水平,具有社會救濟性質。

二、主要類型(中國)

  1. 失業救濟費
    針對工齡1.5年以上且未參與再就業的失業人員。
  2. 疾病/工傷救濟費
    為因疾病或工傷喪失勞動能力者提供補助。
  3. 親屬供養救濟費
    用于保障直系親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與其他概念的區别

類别 對象 資金來源 持續性
救濟金 生活困難者 政府財政 臨時性
撫恤金 死者家屬/傷殘職工 單位支付 長期性
社會保險金 參保人 個人與單位繳納 定期發放

四、國際案例(美國)

存在高收入者通過隱瞞資産騙取救濟金的現象,如開豪車住豪宅仍領取補助,反映出監管漏洞。

提示:具體申領條件因地區政策而異,建議通過人社部門官網查詢最新細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刻不行插漢穿繃詞英大白天耽驚受怕膽栗豆稭灰短陋敷績耕漁館谷鬼頭風孤絜還真好合和睦相處環衛箭徑蹇弱傑迹景撰津錢僦載蠲棄讵料科要來事蓮經料桶裡帶林末流花毛人蒙雜慕羨那裡撓蕩瘧疠能飯泅水拳揖審的生數手感疏數順比死聲活氣泗洟探勝讨征慝僞天愛佃漁題名托終謂為湘江西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