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調斂的意思、調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調斂的解釋

賦稅。《舊唐書·職官志二》:“﹝刑部比部﹞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勾諸司百僚俸料、公廨、贓贖、調斂、徒役、課程、逋懸數物,周知内外之經費,而總勾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調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根據漢語詞典釋義及古代典籍用例,其核心含義如下:

調斂(tiáo liǎn) 指官府通過調整賦稅政策來征收錢糧的行為,強調根據實際情況(如年景豐歉、民生狀況)對稅收額度或方式進行調節與征繳。

詳細釋義與依據:

  1. “調”指調節、調配

    源于古代官府對資源(尤指糧食、布帛)的調配管理。《周禮·地官·廪人》有“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若食不能人二鬴,則令邦移民就谷”的記載,體現根據收成調整征糧标準的思想。

  2. “斂”指征收、聚集

    本義為收集物資,《說文解字》釋“斂,收也”。在賦稅語境中特指官府征收稅賦,如《孟子·盡心下》雲“薄其稅斂,民可使富”。

  3. 複合詞“調斂”的文獻用例

    • 經濟調節職能

      北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條例》提及“收輕重斂散之權,歸之公上”,主張官府通過調控物資與稅收平衡物價,其中“斂散”即包含調斂思想。

    • 批判過度征斂

      《新唐書·食貨志》載陸贽谏言:“增稅既竭,又征别貸;調斂無名,強奪農利”,此處“調斂”暗含對苛稅濫征的貶義批判。

權威參考來源:

說明:因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權威線上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網絡版)未開放免費全文檢索。建議查閱上述紙質辭書或通過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www.ncpssd.org)檢索相關學術論文獲取深度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調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和語境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與讀音

  1. 讀音
    多數資料(如、)标注為diào liǎn,但個别來源(如)提到發音為tiáo liǎn,可能與不同釋義相關。

  2. 傳統釋義(賦稅)
    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如《舊唐書·職官志二》記載,調斂指“賦稅”,屬于刑部比部郎中管理的財政事務之一。例如:“掌勾諸司百僚俸料、公廨、贓贖、調斂、徒役、課程、逋懸數物。”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少數權威來源(如查字典)提出另一層含義:
指調整言行以符合社會規範,強調在社交中適度收斂、避免冒犯他人。例如:“調斂自己的态度,以融入集體。”

三、使用建議

  1. 語境區分
    • 曆史文獻或古漢語中,優先采用“賦稅”釋義。
    • 現代口語或文學中若涉及行為規範,可參考引申義,但需注意該用法較少見。
  2. 注意權威性差異
    賦稅釋義有古籍支撐,而引申義僅個别現代詞典提及,建議結合上下文謹慎使用。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舊唐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斯特洛夫斯基寶璐不得哥兒們朝餔城治馳懷弛維垂亡瘁瘖道庿導訓風範風雷之變封台風月常新符祝觀星台龜子豪嘈合延穢貉婚約街邏兢嚴計然術劇州空碧狂嘯力把轹蹸狸貓換太子亂命麥麰冒幸摸門兒丕的普選敲矢齊大非偶青管夢卿卿我我确确人手軟耳掃上層繩纜省闱生物工程盛行拾螢實着手禀熟耕私獨退磁縣薄詳較相墓工窙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