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餔的意思、朝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餔的解釋

1.猶朝晡。朝時(辰時)至晡時(申時)。借指辦理政務時間。

2.猶朝晡。指早晩餐食。亦指早晨餐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餔”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詞義演變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朝”本義為早晨,甲骨文象日出草叢而月未落之形;“餔”原指申時(下午3-5點)進食,《說文解字》注“餔,申時食也”。二字連用初指“朝食與餔食”,即古代一日兩餐制的具體時段劃分,見于《孟子·滕文公》“饔飧而治”趙岐注:“朝曰饔,夕曰飧”。

二、古代飲食制度

  1. 時段特征:朝食約在上午7-9點(辰時),餔食在下午3-5點(申時),反映先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作息。
  2. 階級差異:《禮記·内則》記載貴族實行三餐制,而庶民維持兩餐,“朝餔”成為平民飲食的代稱,這種制度延續至漢代仍見諸《睡虎地秦簡》。

三、語義擴展 唐宋時期詞義發生轉喻: • 時間指代:白居易《詠閑》有“朝餔不過匙”句,此處借指整日。 • 食物特指:陸遊《老學庵筆記》載“閩中慣語謂粥為餔”,部分方言保留此義。

該詞現代已退出常用詞彙體系,僅存于古籍及方言研究中。以上考釋綜合《漢語大詞典》(第6冊第1147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版)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中華書局)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朝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cháo bū,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時間範圍

指從辰時(7:00-9:00)到晡時(15:00-17:00)的時間段,即古代官員處理政務的主要時段。例如:“朝餔之暇”即表示處理公務的間隙。

二、餐食相關

  1. 早晚飲食:泛指早餐和晚餐,如“朝餔未進”描述未用早晚餐的狀态。
  2. 專指早餐:部分語境中特指早晨的餐食。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生僻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曆史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代漢語教材。

别人正在浏覽...

捱抵辦給絆子腿邊土不備長虹貫日酲醉籌兒惙怛傷悴璀璨奪目麤密村頭淡飯黃齑登封草跌宕不羁杜觯二鮑紛紛揚揚風風雅雅粉花狗走狐淫害風合消紅壤滑道環拿呼鷹嘉醴檢雠加薪軍标揩磨寇令量決輪路蠻方沒把鼻梅華拿解皮裡陽秋平盈皮脂酺聚恰好乾海遷迷鉛水耆英睿睠三闆設吊疏昵說問窱袅土改讬載位居纖毛顯像管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