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禀的意思、手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禀的解釋

寫給尊長的書信。亦謙稱自己寫的信劄。 明 盧象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二:“手禀不虔,緣在戎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手禀”是古代漢語中的謙辭,指寫給尊長的書信,也可用于自稱所寫的信劄,表達對收信人的恭敬。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手禀”由“手”和“禀”組成:

    • 手:指親手書寫,體現親自執筆的鄭重态度。
    • 禀:原意為“報告、陳述”,引申為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的恭敬呈遞。
      合稱表示一種謙稱的書信形式,常見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往來文書。
  2. 使用場景與典故

    • 主要用于古代正式或半正式場合,如官員上書、文人緻信師長等。例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荀卿以手禀書,不欲見”,表明荀子通過書信代替面談。
    • 明代盧象昇在《與蔣澤壘先生書》中自謙“手禀不虔,緣在戎次”,意為因軍務匆忙未能精心寫信。
  3. 延伸含義
    該詞不僅指信件本身,還隱含對收信人的尊重,強調書信内容的莊重性。現代語境中可借喻重要或正式的書信往來。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書信禮儀或具體文獻案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手禀的意思

手禀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親自上書繳報、禀告的意思,主要用作名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手禀的拆分部首是手和禀,其中手位于左邊,禀位于右邊。手禀共包含9畫。

來源

手禀一詞最早出現在《禹貢》一書中,出自周代的古籍《尚書》,意指親手上報。在古代,官員或普通百姓都可以親自上書繳報事務。

繁體

手禀的繁體字為「手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手禀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史料的有限性,我們無法确定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親自手禀朝廷上報重要情報。

2. 我将把這封信手禀給官府。

3. 兒子用心忠誠,經常手禀父親家族的最新動态。

組詞

禀告、禀報、禀承、闡禀、禀引。

近義詞

報告、呈報、禀告。

反義詞

受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