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台的意思、封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台的解釋

舊指戲館年終停演。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封印之後,梨園戲館擇日封臺,八班合演,至來歲元旦則賜福開戲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封台”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個義項:

一、戲曲行業術語 指傳統戲班在年終停止演出的儀式,又稱“封箱”。戲班将演出道具裝箱封存,貼上“封箱大吉”紅紙,全體演員需反串表演封箱戲。該習俗源自清代宮廷演劇制度,據《中國戲曲志·北京卷》記載,京城四大徽班每逢臘月廿三舉行封台儀式,焚香祭拜老郎神。

二、建築學引申含義 指古代帝王封禅儀式中修築的祭天台。《史記·封禅書》載“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特指泰山頂的圓形祭壇。唐代杜佑《通典》描述封台形制:“圓壇徑五丈,高九尺,四壁各依方色”。

現代語境中偶見引申用法,如“學術封台”比喻終止某領域研究,但此類用法尚未被權威辭書收錄。建議具體語境中結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基礎釋義進行理解,該詞典對行業術語收錄标準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封台”是傳統戲曲行業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舊時戲館在年終時暫停演出的習俗,通常選擇吉日舉行最後一場演出後停演,直至新年再恢複。

二、延伸說明

  1. 時間與儀式
    多在農曆年末進行,與“封印”(官府停止辦公)時間相近。戲班會聯合演出“封台戲”,例如八班合演,次日正式停演。

  2. 别稱與關聯
    又稱“封箱”,兩者均指年終停演,但“封台”更側重戲館整體停業,“封箱”則指戲班收存演出道具的行為。

  3. 曆史記載
    清代《燕京歲時記》提到:“梨園戲館擇日封台,至來歲元旦賜福開戲”,說明這一習俗在清代已制度化。

三、文化意義

封台不僅是行業慣例,也承載祈福寓意。戲班常選擇吉祥戲碼(如《貴妃醉酒》)作為年末封台演出,象征圓滿結束并祈求來年順利。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考證或詩詞例證,可參考中的宋代、明代詩文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哀矜懲創擺調邦賦卑子冰花並轡不趕趟怅觸查夜打悲單薄雕斫敦勸二爺忿戾甘霖臯檠哽恨孤蔽鴻胄護犢子殲殄靜難勁躁久長酒罐子軍兵開創匮絕苦莘枯枝淚妝鳴喚摸底謀策牧長你那旁施慓果侵殘窮匮榮瘁桑弧三考蜃母樓釋子說三分四顧訴訟法炭筆外寬碗筷偉烈溫文儒雅鰕公霞樓獻豆象路消磨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