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亞曆山大·*********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8231886)。俄國劇作家。大學肄業後在法院任書記官。創作劇本近五十部,對封建農奴制社會予以暴露和譴責。主要有《肥缺》、《大雷雨》、《沒有陪嫁的女人》、《無辜的罪人》等。②尼古拉·阿列克賽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蘇聯作家。1919年參加紅軍,次年在前線負重傷。1924年起擔任烏克蘭邊境共青團的領導工作。1927年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在病榻上完成根據親身經曆寫成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涉及以下兩類含義: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
亞曆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
在中文網絡語境中,該詞偶被誤用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的象征,源于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罪與罰》主人公“羅斯科爾尼科夫”的混淆。但此用法缺乏權威依據,需注意區分。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一個外國人名,歸屬于姓氏。它可能來自于歐洲國家,具體的含義需要根據人名的背景和曆史來判斷。
根據該詞的拆分,可以将其分為4個部分:奧(大奧)+ 斯(厶 + 其)+ 特(牛 + 寸)+ 洛(水 + 各)。根據筆畫的計算,共有14畫。
該詞的名稱可能源自于某個外國人的姓氏,具體的來源待進一步确認。
暫無該詞的繁體字寫法。
由于該詞是一個外來詞,古代漢字并沒有對應的寫法。
由于無法确定該詞具體含義和背景,暫無相關例句。
由于該詞是一個外國人名,無法組成漢字詞彙。
由于無法确定該詞的具體含義,暫無相關近義詞。
由于無法确定該詞的具體含義,暫無相關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