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纜繩。系船的繩索。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三:“或以青林之枝為櫂,或以木蘭之心為檝,練實之竹為篙,石脈之紉為繩纜也。” 巴金 《秋》六:“ 翠環 把燈放下,解開了繩纜。”
(2).指一般的粗繩。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埽身太長,人力不能壓,埽不至水底,故河流不斷,而繩纜多絶。”
“繩纜”是一個由“繩”和“纜”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與粗繩索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材料與性能
應用場景
例句參考
“他們用四根繩纜将聖誕樹豎起并綁牢”();
“劍麻纖維是制作繩纜的主要原料”()。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質分類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相關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
繩纜是指由多根繩子或纜索編織而成的長條狀物品,用于綁紮、牽引或固定物體。它有很強的承重能力和抗拉強度,常用于船舶、建築、登山等場景中。
繩纜的部首是纟和缶,拆分後纟表示絲類,缶表示用于器皿盛裝東西。繩字共有8畫,纜字共有12畫。
繩纜二字最早出現在漢代,出自《漢書·地理志》,最初是用來形容繩索的粗細和質地。隨着時間的推移,繩纜逐漸發展成具有特定用途的繩索。
繁體中,繩纜的寫法分别為「繩纜」。
古代漢字中的繩字與現代稍有不同,繩字在古代寫作「繩」,而纜字在古代寫作「纜」。這種寫法延續了許多年,直到後來的漢字部首改革。
1. 他用繩纜牢牢地将木箱綁在一起。
2. 參加登山的人都要備好繩纜,以确保安全。
繩纜相關的組詞有:繩結、纜車、繩索、纜繩、繩紐等。
近義詞包括繩索、繩紐、纜繩等。
反義詞可以是松散、寬松、解開等,因為繩纜是為了固定或牽引物體,而反義詞表示解除固定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