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甸邑的意思、甸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甸邑的解釋

(1).京師附近的縣邑。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伏以崇陵仙寝,復土纔終,甸邑疲人,休功未幾,今又重勞營奉,朕所哀矜。”

(2).治理縣邑。 唐 劉禹錫 《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甸邑叨前列,天臺媿後行。”自注:“鄙人離 渭南 主簿十年,舍人方尉此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甸邑”是漢語複合詞,由“甸”和“邑”兩個語素構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單字訓诂

  1. 甸(diàn):

    本義為“王田”,指古代都城郊外的土地。《說文解字》釋:“甸,天子五百裡地。”後引申為“治理田獵之事”,如《詩經·小雅·信南山》“維禹甸之”。

  2. 邑(yì):

    原指人群聚居地,《說文解字》稱:“邑,國也。”後特指城鎮或分封領地,如《周禮·地官》“四井為邑”。

二、複合詞義

“甸邑”在古代文獻中多指兩類含義:

  1. 郊野城邑:

    指都城外圍的行政區域,如《漢書·地理志》載“甸服之外設侯服,侯服之外為甸邑”,強調其地理層級屬性。

  2. 治理轄地:

    作動詞性短語時,表示管轄城邑,如宋代《玉篇》注“甸,治也;邑,人所居也”,體現行政職能。

三、文獻用例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甸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京師附近的縣邑
    指都城周邊的縣級行政區域。例如唐代韓愈在《順宗實錄五》中提到:“甸邑疲人,休功未幾”,描述了都城周邊縣邑民衆的勞苦狀态。

  2. 治理縣邑
    指對縣邑的行政管轄。唐代劉禹錫在《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中自注:“舍人方尉此邑”,表明友人曾在此地擔任官職并治理縣邑。


二、引證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史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跋援波潮逋丑不當村財珍常模塵芥吃乾飯愁黯慈恩從官大拱打滑大猷點洗疊蕩飛蓬隨風風禾盡起風魚負鼓共模骨朵子貴信鼓佬過午不食好言好語橫惡赫怒晦悶火旗火絨草交遊寄詞揭批疾言怒色良丁陵柏眉厖齒鲵門戶之見淼寥母弦賠補撲簌乾研墨僑縣睿想呒啥舍己從人射越市圈私茶條秀外快完璞畏憚衛鼎微行賢從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