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術的意思、典術的詳細解釋
典術的解釋
(1).謂經典之學。 漢 蔡邕 《故太尉橋公廟碑》:“公禀性貞純,幼有弘姿,剛而不虐,威而不猛,聞仁必行,睹義斯居,文以典術,守以繼固。”
(2).官名。 明 設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見《明史·職官志四》。 明 樊鵬 《何大複先生行狀》:“生祖 鑑 為典術,有陰德,稱於鄉裡。”
詞語分解
- 典的解釋 典 ǎ 可以作為标準的書籍:典籍。字典。詞典。經典。引經據典。 标準,法則:典章。典制。典故(.典制和掌故;.詩文裡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典範。典雅。典禮。典型。 指典禮:盛典。大典。 主持,主
- 術的解釋 術 ù 技藝:技術。藝術。武術。學術。不學無術。 方法:戰術。權術。心術。 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術 ú 古同“秫”,黏高梁。 術 ú 〔白術〕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可入藥。 〔蒼術〕多年生草本植物
網絡擴展解釋
“典術”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經典之學
指對經典文獻的研究與學問,強調對傳統典籍的學術傳承。例如漢代蔡邕在《故太尉橋公廟碑》中提到“文以典術”,即指以經典之學為根基的修養。
2.明代官職名稱
明代在地方行政中設“陰陽學官”,專司天文、曆法、占卜等事務,不同級别的官職名稱如下:
- 府級:正術
- 州級:典術
- 縣級:訓術
這一官職體系記載于《明史·職官志四》,例如明代樊鵬的《何大複先生行狀》中提及“典術”作為州級官員的實例。
其他補充
- 讀音:diǎn shù(注音:ㄉㄧㄢˇ ㄕㄨˋ)。
- 用法:現代多用于古文或曆史研究,日常使用較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典術》這個詞源于漢語,是指典籍的技藝或知識。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典和術。典的部首是八,筆畫數為8;術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4。典術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其原始形态。
在古時候,典術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借鑒《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典的古時寫法為典的底下有個“而”,即典;術的古時寫法為木旁邊有個“十”,即術。這些古代的字形寫法也是我們了解和研究漢字發展史的重要參考。
以下是幾個關于典術的例句:
1. 他是一位典術高超的書法家。
2. 這部詞典是他多年典術研究的結晶。
3. 他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掌握了這門典術。
除了典術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彙可以組合使用,例如:
1. 典籍:指傳統的經典著作。
2. 術語:指某個學科或領域中專業性的詞彙。
3. 典範:指典型或代表性的事物。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以下選項:
1. 典型:意為具有典範性質的。
2. 技藝:意為技巧或技術。
至于反義詞,可能沒有直接的反義詞與典術相對應。但可以考慮一些與其相對的概念,如缺乏典術或無法熟練應用典術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