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甸人的意思、甸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甸人的解釋

古官名。掌田野之事及公族死刑。《儀禮·燕禮》:“甸人執大燭於庭。” 鄭玄 注:“甸人,掌共薪蒸者。”《禮記·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其刑罪,則纖剸,亦告于甸人。” 鄭玄 注:“甸人,掌郊野之官。”《左傳·成公十年》:“ 晉侯 欲麥,使甸人獻麥。” 杜預 注:“甸人,主為公田者。”《舊唐書·李密傳》:“甸人為罄,淫刑斯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甸人”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職能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
    甸人(diàn rén)是西周至秦漢時期的官職,主要負責管理王室的田獵、公田事務,并參與公族(王室成員)死刑的執行。其職責涵蓋農業生産、祭祀物資籌備以及部分司法職能。

  2. 具體職責

    • 田野管理:根據《儀禮·燕禮》記載,甸人需“執大燭於庭”,即負責宮廷照明所需的薪柴供應,表明其掌管王室田地與物資。
    • 司法職能:《禮記·文王世子》提到,公族成員若犯死罪,需由甸人執行“磬刑”(缢死),并記錄刑罪細節,體現其對貴族刑罰的特殊管轄權。
    • 公田事務:《左傳·成公十年》記載晉侯命甸人獻麥,說明其還負責公田的糧食征收與進獻。
  3. 曆史演變
    甸人的職能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早期更側重田獵與祭祀(如周代),秦漢時期逐漸與“甸師”職能重疊,并衍生出管理郊野的行政職責。睡虎地秦簡中提到的“甸人”則可能與周代官職存在差異,顯示出職能分化。

  4. 詞源與擴展
    “甸”字本義為郊外土地(《說文解字》),後引申為治理、畜牧等含義。甸人的命名與其管轄範圍(王畿郊野)密切相關。

甸人作為古代王畿事務的重要執行者,兼具農業管理、司法執行與禮儀職能,反映了早期中國“官制合一”的特點。需注意其與“甸師”“田畯”等類似官職的區别,具體職能需結合文獻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甸人 甸人是指居住在邊疆地區的人民。甸字由“田”和“單”組成,其中“田”表示土地,象征邊疆地區,而“單”則有居住和人的意義。甸人的成分主要是少數民族和邊疆漢族,是邊疆地區的原住民。下面是關于甸人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田”(tián) - 筆畫:7畫 來源: - “甸人”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貴族社會中,甸人是指擁有土地并從事農耕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甸人逐漸演變為指邊疆地區的居民。 繁體: - 繁體字:墊人 - 簡體字:“甸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中,甸字的寫法稍有不同,漢字字典上稱為隸書體。其字形變體多種多樣,形狀也與現在的甸字有所不同。 例句: - 甸人們靠着辛勤努力,開墾出一片美麗的家園。 - 這個村莊裡的甸人傳承了世代相傳的民族文化。 組詞: - 甸地、甸區、甸莊、甸村 近義詞: - 邊疆人、邊民、疆民 反義詞: - 内地人、城市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