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麰麥的意思、麰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麰麥的解釋

大麥。《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孰矣。” 趙岐 注:“麰麥,大麥也。”亦泛指麥。《梁書·元帝紀》:“麰麥兩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鞏 《喜晴》詩:“眼明意豁萬事快,預喜來年麰麥豐。”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三:“歲漕五等,曰正兌,米入京倉……曰麰麥,入京倉,供内府之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麰麥”是古代對大麥的别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結合文獻記載及植物學特征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麰麥即大麥,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經集注》及陶弘景均用此名,明代《綱目》中又稱“牟麥”,二者實為同一作物在不同文獻中的異名。

  2. 植物特征
    大麥植株高60-100厘米,稈直立無毛,葉鞘具彎曲葉耳,果實可食用或作飼料。其變種包含有稃大麥(帶殼)和裸大麥(穬麥,如青稞),後者成熟時籽粒易與稃殼分離。

  3. 文獻記載

    • 《廣雅》稱大麥為“麰”,《醫林纂要》則記别名“飯麥”“赤膊麥”;
    • 北魏《齊民要術》、明代《天工開物》等農書提及穬麥(裸大麥)與大麥的品種差異,說明古代已對麥類細分。

注意:需區分“麰麥”與“稆麥”(野生麥,讀lǚ mài),二者名稱相似但指代不同作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麰麥的意思

麰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種野生的小麥類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麰麥的部首是麥,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麰麥這個詞語是根據它的音形構成的。麰取自于泛海嶽山地區方言,意為野生。而麥則是常用的字,代表小麥。

繁體

麰麥的繁體字為麰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麰麥的寫法有所變化,為麰麤。

例句

1. 他們在山區發現了一片生長着麰麥的草地。

2. 這片麰麥可以作為野生小麥加工食用。

組詞

麰麥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它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出現。

近義詞

麰麥的近義詞包括野生小麥、野生麥種等。

反義詞

麰麥的反義詞可以考慮為栽培小麥、人工麥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