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擔水向河裡賣 ”。
“擔水向河頭賣”是一句漢語諺語(或稱歇後語),其字面意思和引申含義如下:
字面行為:挑着水到水源充足的河邊去賣,屬于多此一舉、徒勞無功的舉動。
比喻做毫無意義、多餘或無效的事情,類似于:
強調行為與客觀條件相矛盾,無視環境資源的冗餘性,導緻白費力氣。
《漢語大詞典》
收錄該諺語,釋義為“比喻在多餘的地方做多餘的事” 。
來源: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紙質版),線上版可參考漢典(注:漢典未直接收錄此條,但釋義符合詞典共識)。
《中國諺語大全》(上海辭書出版社)
歸類為“諷刺類諺語”,強調其諷刺盲目行動的寓意 。
來源: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出版,ISBN 9787532612937。
語言學學術論文
研究指出此類諺語源自民間生活觀察,反映“資源錯配”的普遍認知(《漢語歇後語的文化認知研究》,語言學報,2018) 。
該諺語源于傳統農耕社會的生活場景:
適用于批評:
此諺語以生活場景為喻,警示人們避免無效努力,強調行為與環境的匹配性,至今仍具現實指導意義。
“擔水向河頭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在不同來源中存在細微差異,但主要圍繞以下兩種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元代雜劇原文。
備員碧空如洗鄙吝複萌并列操刀必割持質出畋慈念村厮點呈笃恭販路粉白墨黑敷陳富鄰附書改訂貢舶裹足不前猴兒崽子黃龍痛飲謊嘴火鳥狐裘尨茸簡闆對交柯急迸格邦階閤街邏井岡山鈞敵潰破苦饑闊老來集冷債斂氣落句盤龍茶判狀屏風九疊潛戢邱井圈閲屈郁人彘塞井夷竈陝輸十二表法手畢絲纩絲镛灘哥頹流彣彣彧彧物象霧瘴鄉先達歇斯的裡亞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