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析木的意思、析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析木的解釋

(1).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與十二辰相配為寅,與二十八宿相配為尾、箕兩宿。《國語·周語下》:“我 姬 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漢書·律曆志下》:“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終於鬥十一度。” 晉 傅玄 《大寒賦》:“日月會於析木兮,重陰凄而增肅。” 唐 韓愈 《請上尊號表》:“今天子整齊乾坤,出入神聖……坐收 冀 部,旋定 幽 都,析木、天街,星宿清潤。”

(2).古代 幽 燕 地域的代稱。古代以析木次為 燕 的分野,屬 幽州 。《晉書·天文志上》:“自尾十度至南鬥十一度為析木…… 燕 之分野,屬 幽州 。”《文選·木華<海賦>》:“東演 析木 ,西薄 青 徐 。” 李善 注:“言流至 析木 之境。” 唐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詩:“ 扶桑 銜日邊, 析木 帶津遙。”

(3).劈開的木頭。指樵柴。 明 方孝孺 《雙桂軒銘》:“ 慈溪 之陰,雙桂森森,望於東南。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析木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字義 "析"指劈開、分開,《說文解字》釋為"破木也",本義為用斧頭劈開木頭。"析木"作為動賓結構,字面指劈開木材,如《詩經·齊風》"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中"析薪"即同此理。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歸入動詞性短語,表示分解木材的動作。

二、天文概念 在中國古代星象體系中,析木為十二星次之一,對應黃道十二宮的人馬宮。《爾雅·釋天》記載其方位"析木之津,箕鬥之間",涵蓋尾宿、箕宿等星官,是傳統曆法劃分天區的重要坐标。唐代《開元占經》詳細記載其占候意義,與分野理論中的燕地對應。

三、古籍例證 《春秋左傳·昭公八年》"陳,颛顼之族也,歲在鹑火,是以卒滅。今在析木之津,猶将複由"的記載,佐證了其作為天文術語的早期應用。宋代《夢溪筆談》卷七更系統闡釋了十二星次與二十八宿的對應關系。

四、引申意義 在文學創作中,析木常被賦予象征含義。清代《日知錄》将其引申為分析事理,如"析木之理,猶析事理",體現由具體物象到抽象思維的語義擴展。現代漢語中仍保留"剖析""析理"等衍生詞彙。

(注:因學術引用規範要求,本文參考文獻均來自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校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爾雅注疏》、國家圖書館藏《開元占經》等權威典籍,具體數字資源可訪問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ctext.org查詢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析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天文星次名

析木是古代天文學中的“十二星次”之一,對應地支的“寅”,與二十八宿中的尾宿、箕宿相關聯。它标志着從尾宿十度到鬥宿十一度的區域,與立冬、小雪節氣相關。古代文獻如《國語·周語下》《漢書·律曆志》均提及析木的星次劃分。
象征意義:析木還象征植物破殼而出的初生狀态,對應農曆正月(孟春),與天幹“甲”、地支“寅”的意象相通。

2.古代地域代稱

析木在古代常代指幽州、燕地(今河北北部至遼甯一帶)。根據《晉書·天文志》等記載,析木次星對應的分野屬幽州,故成為幽燕地區的代稱。例如唐代詩人顧況的詩句“析木帶津遙”即指此地域。

3.字面含義:劈柴

“析木”字面指劈開木頭,即“樵柴”。明代方孝孺的《雙桂軒銘》中“析木可焚”即用此意,強調木柴的實用性。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國語》《漢書》等古籍或天文曆法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按田絆子俵着比期裁損蔡文姬懲一警百笞殺床上疊床楚檮刺美錯飾刀螂點擊颠衣到裳鬥巧俄旋發面點心浮寄幞囊感激士幹竊寒突幻異花眼渾黃矯翮金虵跼步狼蔔食楞嚴會量力裂組琳琅滿目鸾環落寞羅弋密閉密款民悰嫩晴女順盤飡骈植蚍蝣青飼料情佚孺童繩督曙更説誓孫友唐巾銅馬脫謬外姑威鳳下凡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