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手簡。手書。《爾雅·釋器》:“簡,謂之畢。”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一·書劄》:“ 宋子京 以手簡為手畢。”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得三月二日手畢,發讀忻尉。”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手畢自 杭州 來,始知北行,令僕益寂。”參見“ 手簡 ”。
“手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手畢”指手寫的書信或便條,相當于“手簡”“手書”,屬于舊時書面用語。該詞由“手”(親手書寫)和“畢”(簡劄)組合而成,源自古代對簡牍的稱呼。
現代漢語中“手畢”已較少見,多用于文學或特定語境。例如:
“他惦念着,主管的一攤子撂下來了,如何做好善後?……新手畢竟手生呐。”
此處“手畢”未被直接使用,但例句展示了“手生”等類似結構的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書信形式或具體文獻例證,可參考《通雅》或魯迅書信集等來源。
手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意思是完成或結束一個任務或工作。
手畢的第一個字手,是一個常用的漢字,它的部首是手,總共有4個筆畫;第二個字畢,也是一個常用的漢字,它的部首是毋,總共有5個筆畫。
手畢一詞最初出現在《莊子·天下篇》中:“則田字與之相似,便以手畢為斧,用之無臉,營之無盡,可謂國之威兵也。”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手拿着斧子,用之無面孔,戰鬥之無盡,可以成為國家威力的象征。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完成或結束某個任務或工作。
手畢的繁體字為「手畢」。
在古代,手畢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手畢的寫法為「手畀」。
1. 今天下午,我手畢了早上的工作。
2.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這個項目終于可以手畢了。
手工、畢業、手術、手藝
結束、完成、了結
開始、未完成、未了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