瘁志的意思、瘁志的詳細解釋
瘁志的解釋
謂苦心勞神,一意于某事。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其治經也,總羣書并進,天旦而起,漏四下而寝,不接賓客,瘁志纂述。”
詞語分解
- 瘁的解釋 瘁 ì 疾病;勞累:心力交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 志的解釋 志 ì 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志學。 記,記在心裡: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記號:标志。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
專業解析
“瘁志”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義和典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 瘁 (cuì):
- 本義指過度勞累、困病。《說文解字》釋為“勞病也”。引申為心力交瘁、憔悴、憂傷。
- 在“瘁志”中,“瘁”作動詞用,意為“使…勞累、耗盡”。
- 志 (zhì):
- 本義指心意、志向、意志。《說文解字》釋為“意也”。
- 在“瘁志”中,“志”指心志、精神、意念。
二、整體釋義
“瘁志”作為一個動賓結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是:
- 使心志勞苦、耗盡心力。 指為了某事或某種目的而過度耗費精神、思慮,以至于心力交瘁。
- 它強調的是一種内在精神上的過度消耗和勞損,常帶有過度、不恤己身的意味,有時隱含貶義,指不必要的或過分的勞心。
三、典籍用例與語境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雖不極其常見,但有其用例,能印證其含義:
- 《詩經·小雅·雨無正》 (雖非直接使用“瘁志”,但其“盡瘁”是理解的基礎):
“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 “兢兢業業,孔填不甯,我位孔貶。”
- 這裡的“瘁”指身體勞累病困。後世“盡瘁”(如諸葛亮“鞠躬盡瘁”)即由此發展而來,表示竭盡心力。“瘁志”是“盡瘁”概念在“心志”層面的具體化。
- 來源:《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其語言是後世文言詞彙的重要源頭。 (指代《詩經》作為經典來源)
- 《漢語大詞典》 (權威工具書釋義):
- 對“瘁”的釋義包含“憂傷;困病”、“勞累”等義項。
- 對“志”的釋義包含“心意;志向”、“神志”等義項。
- 雖未單獨列出“瘁志”詞條,但其對構成語素的權威解釋是理解複合詞的基礎。
- 來源:《漢語大詞典》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辭典,收錄詞條宏富,釋義精當。 (指代《漢語大詞典》作為辭書來源)
- 古典文獻中的引申使用(語境理解):
- 在描述某人因過度思慮某事(如憂國憂民、鑽營名利、苦思冥想等)而導緻精神疲憊、形容憔悴時,可用“瘁志”形容其狀态或行為。例如:“彼為瑣事而瘁志,實非明智之舉。”(他為瑣事耗盡心力,實在不是明智的做法。)這體現了其“過度勞心”的核心義和潛在的貶義色彩。
四、近義詞辨析
- 勞心: 泛指費心、操心。程度一般輕于“瘁志”,不一定達到“耗盡”的地步。
- 殚精竭慮: 用盡精力,費盡心思。與“瘁志”意思非常接近,都強調耗盡心力,但“殚精竭慮”更常用,現代色彩稍濃。
- 嘔心瀝血: 形容費盡心思和精力(多用于創作或工作)。程度深,褒義色彩更濃,而“瘁志”可能隱含不必要的消耗。
“瘁志”意指使心志勞苦、耗盡心力,核心在于描述内在精神因過度思慮、操勞而遭受的損耗,常帶有過度、不恤己身的意味。其語義源于“瘁”的“勞病”本義和“志”的“心意”本義,并在古典語言實踐中得到體現。理解該詞需結合文言字義和典籍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瘁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得出:
一、基本含義
- 拼音:cuì zhì
- 結構:由“瘁”(勞累)和“志”(志向)組成,屬于形容詞。
- 核心意義:形容因長期辛勞或專注某事而身心疲憊,但仍堅持追求志向的狀态。
二、詳細解釋
-
詞義延伸
- “瘁”的本義:指疾病、勞累,引申為因過度投入導緻的疲憊(如“心力交瘁”)。
- “志”的指向:表示志向、抱負,強調目标性。
- 整體含義:結合兩者,指為達成目标而耗盡心力,甚至達到“苦心勞神”的程度。
-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治學、工作等需要長期投入的領域。例如:清代龔自珍《宋先生述》中“瘁志纂述”,即形容學者專注編纂著述而廢寝忘食。
- 現代語境中可比喻為對事業或理想的執着追求,隱含褒義色彩。
三、補充說明
- 情感色彩:既包含對堅持精神的肯定,也暗含對過度消耗的警示。
- 常見搭配:如“瘁志治學”“瘁志不渝”,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如龔自珍原文),可參考、5的典籍引述。
别人正在浏覽...
本覺蒼祇蚩蚘窗寮除守佽飛大八件澹灎刀匕雕廢東佃凍岚東坡肉發展經濟學拂枕席格裡曆公共市場業務官逋官廪鹄羹僭名僭用見智見仁腳梢皮桀心經理噤窄開齋空漠圹兆揆情審勢燎眉菱絲龍門二十品亂敗緑礬緑頭牌馬陵削樹毛發之功美貌命诰密深木狗子袙腹披攘寝衾杞天憂人外阮家貧塞井焚舍首妻書城水落石出兕爵銅羽歪歪趔趔線報鄉正先神祇系臂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