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hinese incense cedar]∶原产中国的一种松科乔木
(2) [incense cedar]∶翠柏属的各种植物的统称
翠柏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指柏树的一种常绿乔木,学名Calocedrus macrolepis,属柏科。其枝叶浓密,树冠呈塔形,鳞叶呈翠绿色,故得名“翠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是常见的园林绿化与造林树种。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32页。
因柏树四季常青、耐寒抗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不拔与长寿,常见于诗词、绘画。如《论语·子罕》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君子品格。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9卷,第1083页。
古典文学中常以“翠柏”泛指苍翠的山林或幽静之境,如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意境延伸。
来源:《全唐诗鉴赏辞典》第5卷。
定义翠柏为“柏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鳞形,交互对生,球果长椭圆形”,强调其植物学特征。
明确其分类地位、形态描述及分布范围,指出其木材耐腐,为建筑良材。
综合说明:
“翠柏”兼具植物学实体与文学意象双重含义,既指特定树种,亦承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象征。其释义需结合科学定义与文化语境,方得全面。
“翠柏”一词的含义可从植物学特征、分布及文化寓意等方面综合解析:
翠柏(学名:Calocedrus macrolepis)是柏科翠柏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5米,胸径1.2米,树皮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其鳞叶枝上的叶片排列紧密,中央鳞叶扁平,两侧叶片对折,先端尖锐。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等级为易危(VU)。
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昆明、思茅等地,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常形成小面积纯林或与其他树种混生,部分为人工林。
翠柏因树形优美、叶色苍翠,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盆景制作,其木质坚硬,亦是优质的建筑材料。
提示: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分类特征或保护措施,可参考植物学权威资料(如、3、6)。
暗相懊恨八材闭音节不效昌籙尺寸之地迟囘赤轮出乱子从考舅打车带来堤梁杜口奉箕箒隔开跪拜诡挂喉急花緑头璜宫黄李会食俭礼畿邦计帐聚米为山砍一枝损百枝阔寥剌步磷薄六佾卤人买山漫话煤气帓首目瞠囊笼儜弱抛掷破钱前覆后戒桥台齐山软盘三属牲物收步税银殊技太平天国贪将田殖题舆物端无心草霞岫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