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梢梢的意思、梢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梢梢的解釋

(1).風聲。 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風梢梢而過樹,月蒼蒼而照臺。” 唐 常建 《空靈山應田叟》詩:“曳策背落日,江風鳴梢梢。”

(2).勁挺貌。《文選·謝朓<酬王晉安>詩》:“梢梢枝早勁,塗塗露晚晞。” 呂向 注:“梢梢,樹枝勁彊無葉之貌。” 唐 杜甫 《雕賦》:“梢梢勁翮,肅肅逸響。”

(3).尾垂貌。 唐 李賀 《唐兒歌》:“竹馬梢梢搖緑尾,銀鸞睒光踏半臂。”

(4).細貌。 唐 韓愈 《南溪始泛》詩之一:“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 錢仲聯 集釋:“梢梢者,細也。見《方言》。” 明 高啟 《夏日與高廉遊無量佛院還憩王隱君池上》詩:“悠悠去景得,梢梢來迹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梢梢”是一個漢語疊詞,主要包含以下四種含義,其解釋及出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1. 形容風聲
    常見于古詩文中,如南朝鮑照《野鵝賦》中“風梢梢而過樹,月蒼蒼而照台”,以及唐代常建詩句“江風鳴梢梢”。此用法通過拟聲描繪風吹動樹木或江面的聲音。

  2. 勁挺、剛健的樣子
    多用于描述植物或物體的挺拔姿态,如謝朓詩句“梢梢枝早勁”形容枝條剛勁,杜甫《雕賦》中“梢梢勁翮”則指鳥類強健的羽翼。

  3. 尾端下垂的形态
    例如李賀《唐兒歌》中“竹馬梢梢搖綠尾”,通過“梢梢”刻畫竹馬尾部低垂擺動的狀态。

  4. 纖細、細長的樣貌
    韓愈曾用“梢梢岸上柳”形容柳枝細長柔美,突出其形态的纖細特征。


補充說明:
“梢”本義為樹木或條狀物的末端(如“樹梢”“眉梢”),後衍生出末尾、舵尾等含義。疊詞“梢梢”通過重複強化了原字的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的風聲、形态或質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梢梢的意思

《梢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枝條的末梢部分”或者“尾巴”。它常常用來形容樹枝的小枝條或者物體的末端部分。

部首和筆畫

《梢梢》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相關的意思。它由10個筆畫組成,其中包括劃水、橫、豎、撇、捺等基本的漢字筆畫。

來源和繁體

《梢梢》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在《說文解字》中能夠追溯到原始形态。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梢梢”,字形與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梢梢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在楷書中,它的寫法為“梢”加上“梢”的另一種寫法。而在隸書中,它的寫法可能更加簡單,并且呈現出一種曲線的特點。

例句

1. 樹梢梢上的小鳥叽叽喳喳地叫個不停。

2. 隨着樹葉漸漸凋落,樹梢梢變得越來越光秃。

組詞

1. 梢:樹枝的末端部分。

2. 梢光:指月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在地面上。

3. 梢公:指封建社會中為官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枝椏、枝條、樹梢。

反義詞:根部、樹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