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ite Dew] 節氣名,每年九月上旬交節
(1).秋天的露水。《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詩:“白露滋金瑟,清風蕩玉琴。”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二:“白露下百草,蕭蘭共雕悴。” 艾蕪 《榮歸》:“平野剛從叛亂裡解脫出來,但危險和襲擊,卻還同秋風白露一道兒留着。”
(2).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在陽曆九月八日前後。《逸周書·時訓》:“白露之日鴻鴈來。”《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唐 孔穎達 疏:“謂之白露者,陰氣漸重,露濃色白。”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白露前雨》:“如雨在白露前一日,得稻一分。” 峻青 《海嘯》:“眼下白露快要到了,麥子再不下種,過了節氣,出不來苗,明春就抓瞎了。”
(3).茶的一種。 宋 楊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産,六經載之詳矣,獨異美之名未備……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四·茗》:“ 楚 之茶則有 荊州 之仙人掌、 湖南 之白露、 長沙 之鐵色。”
(4).猶言陳述吐露。 唐 韓愈 《上留守鄭相公啟》:“不以真情狀白露左右。”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其名稱含義、氣候特征和文化内涵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自然現象
白露指天氣轉涼後,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結成白色露珠的現象。此時晝夜溫差顯著增大,清晨可見露水密集,故稱“白露”。
五行與命名
古人将四季與五行對應,秋屬金,金色白,因此用“白”形容秋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在詩詞中常象征秋意與思鄉之情,如杜甫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它既是自然節令的轉折點,也承載着農耕文化中豐收的期待(如“搶秋搶秋,不搶就丢”)。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氣候數據或地域習俗,可參考權威曆法資料或地方志文獻。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秋季的第十五個節氣。在農曆的八月中旬,太陽經過黃經165度時即為白露節氣。這時,由于氣溫逐漸下降,露水開始凝結成白露,故得名。
漢字《白露》共有5個字,其部首分别是白和雨。白字的筆畫數為5,露字的筆畫數為17。
《白露》一詞源自《詩經·秦風·氓》,意為秋季初露的白色水珠。
《白露》的繁體字為「白露」,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白露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比如在西漢時期的銘文中,常以「白蔟」、「白涸」、「露翅」等形式來表達。
1. 白露初晞,玉露華滋。(唐·杜甫《秋興十首·白露篇》)
2. 露凝菊頂,秋高白露。(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州嚴司馬晉府》)
白露需要加工成白露酒、白露瓜等美食和飲品。
白露的近義詞可以是秋露,它們都指的是秋季早晨露水的現象。
白露的反義詞是寒露,寒露與白露相鄰,表示入秋更深,氣溫更低,并且露水更為凝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