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辭訟的意思、辭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辭訟的解釋

[lawsuit] 訴訟

詳細解釋

訴訟,打官司。《周禮·地官·小司徒》:“聽其辭訟,施其賞罰,誅其犯命者。”《漢書·武帝紀》:“諸逋貸及辭訟在 孝景 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擇官》:“比聞公等聽受辭訟,日者數百。此則讀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賢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辭訟是漢語中的複合詞,指與訴訟相關的文書陳述或口頭辯論。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該詞最早見于《周禮·秋官》,原指訴訟雙方通過書面或言辭進行争辯的行為,後延伸為司法程式中當事人提交的訴狀及相關法律文書。

從構詞法分析,“辭”指代言辭、文辭,強調語言表述的規範性;“訟”特指法律訴訟,源自《說文解字》中“争也”的本義,二者組合後形成法律術語。在《唐律疏議》中,“辭訟”已明确指涉訴訟程式中的書面材料,要求文書須“理明辭順”,體現古代司法對訴訟文書的格式規範。近現代司法體系繼承這一概念,特指民事訴訟中的起訴狀、答辯狀等法定文書。

該詞在當代法律語境中仍具使用價值,《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訴訟的文書或言辭”,常見于司法文書寫作指南。權威典籍如《中國司法文書學》強調,辭訟質量直接影響司法效率,要求具備“事實清晰、訴求明确、引據恰當”三大要素。

網絡擴展解釋

“辭訟”是漢語中的傳統法律術語,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訴訟活動,即現代法律概念中的打官司行為。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小司徒》的“聽其辭訟,施其賞罰”,在《漢書·武帝紀》等典籍中也多次出現(、)。

二、詞源解析

由兩個漢字構成:

  1. 辭:古義包含陳述、辯解的意涵
  2. 訟:特指争議糾紛 合指通過法律程式解決争議的過程(、)。

三、使用特點

  1. 古代司法特征:特指官府審理案件的全過程,包含:
    • 案件受理
    • 證據審查
    • 判決執行(如《貞觀政要》記載的日審數百案情形)
  2. 現代關聯:與“詞訟”為異形詞關系,在《淮南子·時則訓》《三國演義》等文獻中互通使用(、)。

四、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釋義提出該詞包含“放棄訴訟”的引申義,這屬于詞義演變中的特殊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獲取更詳盡的古籍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敗足班散表符薜服梐梱餐風宿草側聲鷐風撐目馳意抽翰楮英道路藉藉抵背敵占區鬥炒斷簡遺編都護笃類多虞煩難飛刍轉饷肥家阜基負傷感佩管色滾帳降輯講口祭東介山景相具報瞰瑕伺隙塊獨醂柿蒙瞢妙策名勝古迹米糱箳篂潛精積思黔驢之技橋台全濟山外盛價手巾私倒思戀思子蔓天邃題輿頭魚宴萬尼亞舅舅下嗑子相赢獻捷閑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