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簡遺編的意思、斷簡遺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簡遺編的解釋

簡:古時用以書寫的竹片。編:穿簡的皮條。指殘缺不全的古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斷簡遺編”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殘缺不全的古籍或文獻。古代用竹簡書寫,用皮條編連成冊,若竹簡斷裂、編繩散落,便形成零散的殘篇。

二、出處與結構

  1. 出處:最早見于唐代陸龜蒙的詩句“青箱有意終須續,斷簡遺編一半通”(《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宋代呂大臨《考古圖後記》也提到“雖遺編斷簡,僅存二三”。
  2. 結構:由“斷簡”(斷裂的竹簡)和“遺編”(散佚的編連冊)組成,屬于并列結構。

三、延伸比喻

除字面意義外,還可比喻:

四、相關成語

“遺編斷簡”是同一含義的變體,詞序調換但意義相同,均強調文獻的散佚殘缺。

五、示例用法

考古學家從墓中發掘出的竹簡多為斷簡遺編,需大量考證才能還原文獻原貌。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綜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簡遺編》是一部古代文獻的名字,意為“殘缺的文獻”。它是由斷:件、什,簡:簡書、片、刀,遺:口、弓組成。斷的部首是什,它的筆畫數為四畫;簡的部首是簡書,它的筆畫數為八畫;遺的部首是口,它的筆畫數為五畫。《斷簡遺編》的來源是古代的文獻整理編纂工作,它記錄了一些破碎不全的文獻資料。在繁體字中,“遺”字的寫法為“遺”。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有些字形和現代略有不同,但依然能夠辨認。例句:這本《斷簡遺編》是對古代文獻殘片的整理和研究成果。組詞中可以使用“斷”字的詞語有:斷定、斷絕、斷然等;使用“簡”字的詞語有:簡單、簡潔、簡曆等;使用“遺”字的詞語有:遺憾、遺址、遺傳等。與《斷簡遺編》相關的近義詞可能是《殘卷斷簡》、《碎簡失編》;反義詞可能是《完整文獻》、《齊全資料》。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