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展開書卷。輟,通“ 綴 ”。 南朝 宋 顔延之 《陶徵士诔》:“晨煙暮藹,春煦秋陰,陳書輟卷,置酒絃琴。”輟,一本作“ 綴 ”。
(2).放下書卷。《梁書·張緬傳》:“ 緬 少勤學,自課讀書,手不輟卷。”
“辍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辍”在此處通“綴”,意為連接、展開。例如南朝宋顔延之《陶徵士诔》中“陳書辍卷,置酒絃琴”,描述的是将書卷展開閱讀的情景。
更常見的用法指中斷閱讀或停止學業。如《梁書·張緬傳》記載“手不辍卷”,反推其本義為“放下書卷”,後引申為中途停止學習。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中途辍學”,這可能是從放下書卷引申而來,但該用法在古典文獻中較少直接對應。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選擇釋義。若用于古文閱讀,優先考慮前兩種含義;若涉及現代教育場景,可參考引申義。
《辍卷》是一個成語,意為停止讀書或寫作。它的拆分部首是辶(辵)和卷,辶(辵)是走路的旁部,表示行走的意思;卷是由“卩”和“川”組成,卩表示封閉的意思,川表示水流的動态。
《辍卷》最早見于《禮記·學記》中:“是以聖人稱辍卷曰‘度人’,猶歲也。”它是指學習過程中暫時停止閱讀書籍的行為。
《辍卷》的繁體字寫作“輟捲”。
古代對《辍卷》的漢字寫法有時會使用“輟捲”,或者把“卷”寫作“捲”。
他在考試前決定辍卷一天,好好休息一下。
停卷、繼續、讀書、學習。
停筆、卸書、休憩。
持續、堅持、矢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