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文·蟲部》:“螫,蟲行毒也。”後以“肆螫”謂任意殘害。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浙兵》:“ 江 防既有舊營,此營真可無設,禦之之法,或以漸分布 江 上要害地方,如 新江營 、 浦口 等處,四散其黨,庶在此猶資其防守扞禦之力,不至若今之屯聚而肆螫。”
“肆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詞源與基本釋義
該詞源自《說文解字·蟲部》對“螫”的注解:“螫,蟲行毒也”,指蟲類用毒刺攻擊的行為。後引申為“肆意傷害”或“任意殘害”,強調不加約束的惡意行為。
文學與曆史用例
應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或古典語境,描述暴虐統治、殘酷行為或惡意攻擊,如“權臣肆螫,民不聊生”。
總結
“肆螫”從蟲類攻擊的本義發展為抽象的社會行為批判,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指向。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5中的詩詞及文獻片段。
《肆螫》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文言文中,含義為放任、任意行動,無拘束和約束。
根據《康熙字典》的分類,肆螫這個詞的部首是肉,筆畫數為25。
肆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前漢·宋微子世家傳》中。在傳說中,肆螫是描述宋襄公時期的一個人物,他行為放縱,違反禮儀法度。因此,肆螫一詞也漸漸用來形容人們的不受拘束的言行。
在繁體字中,肆螫的寫法與簡體字形式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肆螫的寫法相對簡單,沒有現代字形的演化。具體寫法可以參考《說文解字》中的描述,根據當時的書寫風格,肆螫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
1. 他對待工作不夠認真,總是肆螫隨意。
2. 這個小孩缺乏教育,行為肆螫,沒有禮貌。
組詞:放肆、任意、隨便
近義詞:放縱、任意、任性
反義詞:謹慎、克制、約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