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免去職務。才,通“ 裁 ”。 唐 權德輿 《酬崔舍人閣老》詩:“輟才時所重,分明秩皆真。” 唐 白居易 《除薛平鄭滑節度制》:“﹝ 薛平 ﹞可以為三軍之帥,可以理千乘之賦。俾輟才於北落,往節制於東方。”
“辍才”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較為罕見的組合形式。從構詞法分析,“辍”本義為中途停止,《說文解字》釋作“止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中途停止;放棄”,常見于“辍學”“辍筆”等固定搭配。而“才”指才能、才幹,《漢語大詞典》中收錄其核心義項為“天賦能力”。
組合後的“辍才”可作兩種語義推演:一是指人才中斷培養過程,如《古代漢語詞典》中“辍”有“廢止”義項,引申為人才培養的中途終止;二指才能的停止發展,如《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辍”與“止”互訓,可理解為才能發展的停滞狀态。該詞在曆代典籍中未見明确用例,可能屬于近現代語境下的新創詞彙。
相關考證可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ISBN 9787100124508)對“辍”的義項解析,以及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32603733)關于“才”的語義演變論述。建議在使用時根據具體語境補充說明,或采用“中斷才藝培養”“停止才能訓練”等更規範的表述。
“辍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辍才(拼音:chuò cái)指“免去職務”,其中“才”通“裁”,表示對職位的調整或終止。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其含義與“罷免”“調職”等現代詞彙有相似之處,但更強調“通過裁決終止職務”的行政動作。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職官制度,可參考唐代文獻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啊喲罷池白墳白珩悲聲本小利微避遷壁書慚恚辰星喘不過氣來鬥升腸返本發昫封胡羯末負負旰爛工分關南龜步會須艱楚鏡照金奴銀婢金搶碗緊身衣金璿巨牍軍操苦根樂歡涼貳留戀露顆邏舍禡禱賣斷榠楂貧婦蜣轉凄梗請谒欽賴凄悒三面殺雞兒抹脖子沈犗時移事遷疏樸宿禍甜膩膩天紳統府頹競瓦圈猬結蟻聚霧文香礬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