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工分的意思、工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工分的解釋

[workpoint] 中國曆史上農業生産合作社、人民公社計算社員工作量和勞動報酬的單位

詳細解釋

農業生産合作社、人民公社計算社員工作量和勞動報酬的單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工分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工分是中國曆史上在農業集體化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用于計算農民勞動量和分配報酬的一種制度單位,主要應用于農業生産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以下為詳細解釋:

定義與背景

工分是集體經濟組織内衡量社員勞動貢獻的核心标準,其本質是将勞動量轉化為可量化的分值,作為年終分配糧食、現金等收入的依據。這一制度起源于新中國成立後的農業生産互助組階段,并在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時期得到全面推廣。

運作方式

  1. 計算規則
    工分通常通過多種方式評定,包括:

    • 底分死記:根據社員的年齡、性别等因素預先設定固定分值。
    • 底分活評:結合勞動表現調整基礎分值。
    • 定額記工:按完成特定工作量(如耕作面積)計分。 年底時,生産隊将總收入扣除公共積累後,按全體社員工分總和計算每個工分的價值(即“工分值”),再分配報酬。
  2. 實際案例
    例如,某生産隊全年總收入為10萬元,扣除公共費用後剩餘8萬元,若全體社員工分總和為20萬分,則每工分價值0.4元。社員全年累計1000工分可獲得400元報酬。

弊端與終結

工分制度因實際操作中難以準确反映勞動質量,導緻“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平均主義問題,挫傷了農民生産積極性。隨着1978年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工分制逐漸被廢止,農民開始通過承包土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其他引申含義

需注意的是,“工分”一詞在當代某些特定場景(如會議獎勵機制)中被借用,表示通過參與活動積累積分以兌換獎勵,但此含義與曆史上的農業工分制無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工分》的意思

《工分》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根據個人勞動量或貢獻程度所得到的分數或工資。它指的是根據工人的工作量或質量來評定他們的薪酬或待遇。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工分》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工”和“分”,其中“工”是左右結構的部首,表明這個字與工作、勞動相關;“分”是上下結構的部首,表示分配、劃分等意思。

《工分》一詞共有6畫,在漢字中屬于中等筆畫數,較為簡單。

來源

《工分》這個詞語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實行了按勞分配制度,工人的工資是根據他們的勞動量來确定的。因此,《工分》成為了用于表示個人工作量及相應待遇的一個常用術語。

繁體

在繁體字中,《工分》的寫法基本上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明顯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工分》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工”字的古漢字寫法為“工、工”,“分”字的古漢字寫法為“六、分”。這些古漢字寫法有些區别于現代漢字,但在意思上相同。

例句

1. 你的工分很高,說明你在這個項目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2. 工人們根據完成的工作任務所得到相應的工分。

組詞

對于《工分》,還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組:

1. 工分制:指的是按勞分配制度下,工人根據工作量或貢獻程度獲得報酬的方式。

2. 工分獎勵:指根據工人的工作質量、效率等因素所給予的額外獎勵。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工分》相關的近義詞包括:薪酬、工資、報酬。

與《工分》相關的反義詞包括:平均分配、均等分配,即無論個人貢獻如何,都平等地分配資源或福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