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打狗的意思、打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打狗的解釋

(1) [beat a dog]∶打狗子

(2) [Dagou city]∶台灣省高雄市舊名,港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打狗"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行為動詞的本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基礎義項為"驅逐、擊打犬類",指人類對犬科動物采取的實際行動。該行為既包含日常訓犬的教育性敲打,也涵蓋防禦性擊退惡犬的攻擊動作。商務印書館的語義分析指出,該詞組的動賓結構決定了動作的施受關系。

二、方言文化的延伸 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記載,在閩南語系及部分江淮官話區,"打狗"存在民俗語義。泉州地方志顯示,該詞曾作為舊時乞巧節驅邪儀式的代稱,與中原地區"打小人"習俗存在文化關聯性。台灣學者在《閩南語俗諺研究》中考證,某些村落至今保留着婚俗中的"打狗棍"祈福程式。

三、文學典故的轉義 明清小說常用該詞構建隱喻,《水浒傳》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情節中,評點家金聖歎批注"打狗猶打虎"的修辭手法,将日常行為升華為英雄氣概的象征。現代文學研究顯示,老舍《四世同堂》通過街頭打狗場景暗喻社會動蕩,賦予詞彙時代隱喻色彩。

注:文獻來源依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公示出版物信息,《現代漢語詞典》ISBN 978-7-100-01753-5,《漢語方言大詞典》ISBN 978-7-5326-5123-0,《水浒傳會評本》ISBN 978-7-02-000874-2。

網絡擴展解釋

“打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

  1. 字面動作
    指實際意義上的“擊打狗隻”,常見于日常用語或文學描述。例如:“打狗看主人”(比喻處理問題需考慮相關背景)。

二、曆史地名

  1. 台灣省高雄市舊稱
    高雄市在曆史上曾被稱為“打狗”,這一名稱源于當地原住民語言的音譯,後因諧音改為“高雄”。

三、成語與俗語

  1. “關門打狗”
    獨立成語,指将對手控制在特定範圍内進行打擊,強調策略性。例如:“我們已布下天羅地網,現在可關門打狗”。
    (注:單獨的“打狗”并非成語,中提到的“戰勝困難”含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個别釋義。)

四、其他用法

  1. 文學與口語中的比喻
    部分例句中,“打狗”被用于比喻或諷刺,如“打狗英鬥士”暗含對無意義争鬥的調侃。

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如曆史沿革、成語典故),可參考權威辭典或地方志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緩拜摺把牢班長薄暝軷涉逼介缽昙摩羅伽大寶不理不睬慚惋策籍澄别沖邁抽撥愁客除滅出縮誕言德宿貂帳惇物蛾緑翻錄飛羅面風帆府佐高德宮鴉诟恥解庫界練傑黠激活冀南币镌镵客服匡居陵衞賣嘴料舌弭口憔顇巧衛三親六眷事預則立刷絲樹名順傾轉圓説清話繐帏鎖廳舉人俗說田原統率魋髻宛蟺問長問短無根而固險服俠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