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緑的意思、蛾緑的詳細解釋
蛾緑的解釋
1.古代婦女畫眉用的青黑顔料。亦借指墨。
2.借指女子的眉毛。
3.借指黛色的山。
4.一種淡黃綠色。
詞語分解
- 蛾的解釋 蛾 é 昆蟲,與蝴蝶相似,體肥大,觸角細長如絲,翅面灰白,靜止時,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間活動,有趨光性:蛾子。蛾眉。蛾揚(眉揚,形容美人笑貌)。蛾綠。飛蛾撲火。 蛾 ǐ 古同“蟻”。 筆畫數:; 部
- 緑的解釋 緑 ǜ 緑 ù 均見“綠”。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蛾緑”(é lǜ)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四層含義,結合古籍和文學用例可詳細解釋如下:
1.古代婦女畫眉的顔料或墨的代稱
- 解釋:指用于描眉的青黑色顔料,如“螺子黛”等,後也借指墨。
- 例證:唐代顔師古《大業拾遺記》記載,吳绛仙因擅畫長眉,宮中女子争相效仿,司宮吏每日供應“蛾緑”五斛;宋代蘇轼詩句“時聞五斛賜蛾緑”也以此指代珍貴顔料。
2.借指女子眉毛
- 解釋:因古代女子用青黑色描眉,故以“蛾緑”形容細長秀美的眉毛。
- 例證:姜夔《疏影》詞中“飛近蛾緑”以梅花飄落比拟女子眉間點綴;清代陳維崧《東風齊着力·花朝》用“蛾緑不曾描”表達女子未畫眉的狀态。
3.形容黛色的山巒
- 解釋:由青黑色延伸,用于描繪遠山如眉的蒼翠景色。
- 例證:李賀《蘭香神女廟》中“蛾緑橫曉門”形容晨光中山色如黛;宋代王易簡詞“半痕蛾緑”亦以山色喻眉色。
4.一種淡黃綠色
- 解釋:特指類似嫩葉或淡黃綠的色彩,多見于古代文學描述。
- 例證:多用于詩詞中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春草、柳葉等。
該詞兼具實用與詩意,既指具體顔料和色彩,又通過比喻擴展至女子容貌與自然景觀,常見于唐宋詩詞,承載古代審美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蛾緑
蛾緑(èlǜ)是一個用來形容昆蟲蛾子的詞語,蛾緑兩個字拆分的部首是蟲和彳,共有19個筆畫。蛾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秦風·蒹葭》中的“駕驷之宣,在泥中沮。”也有人認為蛾緑是從古代民間傳說中的神獸蛟龍而來的。
在繁體字中,蛾緑的寫法為蛾綠。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現在的寫法都是經過簡化的,而古代的漢字則更為繁複,通過添加許多線條和筆畫來表達一個字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蛾緑的例句:
1. 蛾緑在夜晚中飛舞,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2. 這幅畫中的蛾緑顯得格外生動,仿佛隨時都要從紙上飛出來。
除了蛾緑,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語:
1. 組詞:蛾眉(形容眉毛細長曲折)、蛾魅(形容妖豔詭異的美女)。
2. 近義詞:蛾子(與蛾緑一樣,都是形容昆蟲蛾子)。
3. 反義詞:羽翼(與蛾緑相反,形容鳥類等有羽翼的動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