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镌镵的意思、镌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镌镵的解釋

(1).雕鑿。《說郛》卷六五引 宋 宋汴 《采異記·銘記》:“後列數樹如前者,其鐫鑱之工,妙絶于世。”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谑一·前知事迹》:“得石墓一所,靈座花臺,蓮花燈碗,皆青石為之,鐫鑱絶妙。”

(2).開掘。 嚴複 《論世變之亟》:“夫天地之物産有限,而生民之嗜欲無窮,孳乳浸多,鐫鑱日廣,此終不足之勢也。”

(3).刻畫;描寫。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詩:“若使乘酣騁雄怪,造化何以當鐫劖。” 梁啟超 《廣詩中八賢歌》:“放言玩世 曾魥庵 ,造物無計逃鐫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镌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雕鑿
    指用工具在硬質材料(如石頭、金屬)上雕刻或鑿刻。例如《說郛》記載宋代宋汴描述雕刻工藝“镌镵之工,妙絕于世”,明代郎瑛也提到石墓裝飾“镌镵絕妙”。

  2. 開掘
    引申為挖掘或開墾,常用于描述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嚴複在《論世變之亟》中以此比喻資源消耗:“镌镵日廣,此終不足之勢也”。

  3. 刻畫與描寫
    在文學中比喻用文字精細描繪事物。唐代韓愈詩句“造化何以當镌劖”即用此意,宋代郭印的“妙處镌镵應鬼泣”也形容詩文刻畫入微。

補充說明: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詩詞,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異體字“镌劖”可能因形近混淆,但核心含義一緻,均強調精細的雕刻或描寫動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镌镵》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镌镵》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雕刻神像或飾物。它通常用來形容雕工精細、繁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镌镵》的部首是“金”字旁。它的拆分部首是金字,并且包含有22個筆畫。

來源

《镌镵》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金屬制品來制作神像或者飾物。為了讓這些物品更加精美和獨特,人們會進行雕刻和刻紋的加工。因此,誕生了《镌镵》一詞。

繁體

《镌镵》的繁體字為「鐫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但《镌镵》的古時候寫法依然保持了較為相似的形态。古代《镌镵》的寫法為「鐫䥓」。

例句

他用精細的雕刻技藝把神像給镌镵出來。

組詞

镌字學、镌刻、镌刻家、镌版、镌銘、镌刻藝術

近義詞

雕刻、雕琢、雕塑、刻劃、刻畫

反義詞

粗糙、簡陋、無藝術感、未加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