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打狗的意思、打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打狗的解释

(1) [beat a dog]∶打狗子

(2) [Dagou city]∶台湾省高雄市旧名,港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打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行为动词的本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其基础义项为"驱逐、击打犬类",指人类对犬科动物采取的实际行动。该行为既包含日常训犬的教育性敲打,也涵盖防御性击退恶犬的攻击动作。商务印书馆的语义分析指出,该词组的动宾结构决定了动作的施受关系。

二、方言文化的延伸 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在闽南语系及部分江淮官话区,"打狗"存在民俗语义。泉州地方志显示,该词曾作为旧时乞巧节驱邪仪式的代称,与中原地区"打小人"习俗存在文化关联性。台湾学者在《闽南语俗谚研究》中考证,某些村落至今保留着婚俗中的"打狗棍"祈福程序。

三、文学典故的转义 明清小说常用该词构建隐喻,《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情节中,评点家金圣叹批注"打狗犹打虎"的修辞手法,将日常行为升华为英雄气概的象征。现代文学研究显示,老舍《四世同堂》通过街头打狗场景暗喻社会动荡,赋予词汇时代隐喻色彩。

注:文献来源依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示出版物信息,《现代汉语词典》ISBN 978-7-100-01753-5,《汉语方言大词典》ISBN 978-7-5326-5123-0,《水浒传会评本》ISBN 978-7-02-000874-2。

网络扩展解释

“打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面含义

  1. 字面动作
    指实际意义上的“击打狗只”,常见于日常用语或文学描述。例如:“打狗看主人”(比喻处理问题需考虑相关背景)。

二、历史地名

  1. 台湾省高雄市旧称
    高雄市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打狗”,这一名称源于当地原住民语言的音译,后因谐音改为“高雄”。

三、成语与俗语

  1. “关门打狗”
    独立成语,指将对手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打击,强调策略性。例如:“我们已布下天罗地网,现在可关门打狗”。
    (注:单独的“打狗”并非成语,中提到的“战胜困难”含义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个别释义。)

四、其他用法

  1. 文学与口语中的比喻
    部分例句中,“打狗”被用于比喻或讽刺,如“打狗英斗士”暗含对无意义争斗的调侃。

建议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如历史沿革、成语典故),可参考权威辞典或地方志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边和尚侧匿大恩大德亶时地委东户季子凡费藩篆封键奉遵愤懑腐木槁腐过重亥有二首六身含弘旱霾鸿泉护谷虫辉荣会水检促坚润急管繁絃酒妓计无所施开耑冷烫连中三元辽城鹤吏法利势銮殿蒙须免辟靡衣玉食啮梨飘没跷蹀惬情砌里搭撒罄卷弃躯绮赡稽首再拜阒灭宂赋嚅动折干寿阳妆顺天应人俗界汤饭苕峣同侣头绪团宴望絶遐济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