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後來興起。《戰國策·齊策五》:“夫後起者藉也,而遠怨者時也,是以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
(2).後來出現或新成長的人。《漢書·谷永傳》:“今之後起,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與 禹江 訂讀經史法,求實學,戒空談, 淮海 後起,翕然宗仰。”
“後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以下是綜合解釋:
“後起”指後來出現或新成長起來的人或事物,尤其在某一領域表現突出。例如“後起之秀”形容後來崛起的優秀人才。
詞性演變
文字學中的特殊用法
在漢字研究中,“後起字”指同一字的後期寫法,與“初文”相對。例如“趾”是“止”的後起字,“暮”是“莫”的後起字。
若需進一步了解“後起字”的學術定義,可參考文字學專著或詞典。
《後起》這個詞是指在某個時間點之後出現或興起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跟在别人之後發展、崛起或獲得成功的人。
《後起》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口”,其中“⻌”是“辶”的另一種寫法,表示行走;“口”表示嘴巴。《後起》一詞總共有7劃。
《後起》是一種現代漢字,在古代中國并沒有這個詞。它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成而成。“後”來源于古漢字,“起”為後來新創造的字。在繁體字中,“後”和“起”所用的字形與簡體字一緻。
由于《後起》是現代的組合詞語,它并沒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1. 他是在公司最後期限前才加入的,真可以說是一個後起之秀。
2. 這個年輕的企業家是近年來的後起之秀,他的發展速度讓人矚目。
3. 在藝術界,後起之秀們正漸漸嶄露頭角,吸引了更多的人關注。
1. 後起之秀
2. 後起之星
3. 後起的力量
1. 新興
2. 新貴
3. 新近
1. 先驅
2. 老前輩
3. 先行者
【别人正在浏覽】